每刻都在提醒自己,你们才是汉庭的支柱,先祖先帝的在天之灵看着孤,也看着你们,在摇摇欲坠的汉室中,你们撑起了汉室,孤感谢你们。在局面开始转好的时候,孤更希望你们抛下恩怨,我们君臣同心同德开创新的天下。
等待天下一统的时候,你们才能对儿孙说,名动天下的汉庭复兴之臣,
……就是你们!”
刘协感情丰沛地看过董昭、看过赵温和一众老臣,所过之处,全部惭愧地低下头,刘协起身离开朝堂,走到门口突然回身。
“孤相信你们!”
赵温愧然拜谢,朝堂仿佛突然醒来,众臣高喊着恭送皇上,然后一同看向中间,安敦的奏报像一根刺一样扎进众臣的眼里。
没人去动这封奏报。
“赵公,时间不等人,即刻八百里加急命令安敦,接受李傕的投降!”董昭心中扑通直跳,刘协最后一眼太寒人了,赶紧表现。
“赵公,我以为不妥,接受投降这件事很重要,我认为派一个朝廷重臣去接受投降,才能稳住李傕,令他忠心朝廷,为我所用!”赵岐将收降提到朝廷的高度,原先就是他提出拒绝接受李傕投降的。
众人高声附议。
“何人可去?”赵温见大家意见统一,看看朝廷中的大臣,这个是苦差事,一旦出事,还是没命的差事。
朝臣的眼光都落在一个人身上,赵温看去,心道最适合的也就是此人,他们曾是同事,也是对手,而且还是朝廷重臣。
第二三二章十日定关中(一)[本章字数:2593最新更新时间:2013-11-0900:08:01.0]
董承径直站到朝堂中间,他无话可说,若说上次去冀州封赐公孙瓒是刘协派他去避风头,这次却是集体指证,连他自己都知道,关中这一趟只有他最合适。
他跟李傕见面绝对感慨万千,喝酒能够说上半年……他与李傕都是董卓的部下,后来分道扬镳打架火并,他是朝廷的将军,而李傕成了走投无路的孤军。
“赵公,董承愿意跑一趟!”与其被人命令,不如主动请缨。
……
朝堂重新拟写文书之时,安敦接到朝廷的密件,称李傕罪大恶极不受降,安敦没有任何犹豫,但荀彧却是深有遗憾,他在信中建议用李傕治理关中被忽略,一旦李傕战死,关中群龙无首,朝廷无人可以压制马腾、韩遂和西羌王,必然又是一场乱战。
荀彧细心地从信差打听出刘协攻破易京收降了公孙瓒和袁绍,正在赶回河东的路上,登时眼前一亮,原来李傕投降的信件没有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