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找张绣请求投奔,最重要的一处连夜去朝廷求见董承,让他去朝廷求情能够归顺,一处去安敦大营归顺。
前三人都是以往的同事,虽然打打杀杀,但终归有一点情分在,如果有任何一个能够帮忙,李傕就有机会保住儿子老小。
段炜不用说了,他是关中诸将的头领,只要他肯帮忙,联合起来固守关中,朝廷一时半刻拿他没办法。
张绣现在寄人篱下,而且当初他的父亲张济是被李傕逼走的,如果他能不记前仇收留于他,也是一条活路。
但这两个希望都很渺茫,二人都恨他入骨,段炜现在投靠了朝廷,正是大展宏图的关口,岂能因此断了前程;张绣自顾不暇,他只有三万人马,自己带领八万人马去投奔,天下人都能想到鹊巢鸠占……
董承最靠谱,他现在是朝廷的太尉司马,统管天下兵马,跟皇帝还有一丝姻亲,如果他肯向皇帝求情,未必皇帝不会答应,这个想法是他从信件中得来,公孙瓒和袁绍他都能招降,可见皇帝相对于恩怨,他更在意汉室天下。
有大志者不拘小节。
他看人向来很准。
至于向安敦归顺,就是要向朝廷表明一个态度,顺便打听一下安敦的反映,反正到了这个地步,他别无所盼,四路希望都各自飞身上马各自离去,他等待着结果。
第二日中午,李恒鼻青脸肿地回来,回来就怒气冲天,扬言要带兵灭了段炜,道:“段炜小儿不同意也就罢了,还侮辱将军,当场杀了两个亲卫,若不是我跑的快,现在已经被绑送大了朝廷军营了!”
李傕尽量安抚,自家兄弟也不说两家话,让他回去休息。
紧接着亲卫队长回来,中间打了两个饱嗝,脸色红润地禀报,称没见到安敦,荀彧带他看朝廷大营,吃了吨饭,至于归顺则一句话没有提,荀彧说话滴水不漏,也没说不上报,也没说不报。
亲卫队长最后喃喃道:“将军,末将在朝廷的军营中,看到将士欢喜溢于言表,精神百倍,斗志昂扬,吃的也好……”其意不言自明,李傕大军断粮,兵士困乏无力,怨气冲天,两军真要交战,胜败立时可分。
“休得乱我军心!”李傕怒目大喝,将亲卫队长打发了回去。
连续等待两日,李傕坐立不安,每日早中晚各一次,让亲卫分别到潼关和武关接应去求董承的李应,和去宛城的李维。
军中乱如一锅粥,将士没有吃的四处抢掠,侄儿带兵抢掠了一通,回来一脸难堪。原本关中地带百里无人烟,现在更是连猫狗老鼠都不好找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将士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