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一口咬定和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做是否有用,其实他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因为这样做说穿了其实就 是抵死不认而已。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掩盖现场的痕迹,而且李红霞和李爱华是姐妹关系,专案组的人又大多数是在运动中被打倒,现在临时提拔复起的那一批干部,对造反派深恶痛绝,所以不可能会轻信他们,很可能会以“抗拒从严”的理由从重审判他们。
但严毅知道,即使承认自己在场,还是根本解释不清后来发生的事,所以咬牙坚持自己那天就躲在另外的地方。这也是和李红霞商量好的,本来严毅是想说两个人那天一起去了别处,可李红霞提出了异议,在那种时间那种形势下,两 个人忽然失踪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严毅明白她的意思,两个年轻男女在运动的前夜躲起来,只可能是谈恋爱。今天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可在当时阶级斗争的主旋律下,这种事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而从专案组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不是对整件事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侦破, 而是如何定性。“井冈山”造反派无疑是罪魁祸首,毕竟他们干的恶行更多,包括从基地驻军连队手中抢夺枪支!而即便是在武力运动的最高潮时期,这样的事依然是不可能被容忍的。
这对严毅是件好事,因为在专案组眼中,严毅只是涉及其中无关紧要的一个小人物。两个星期后,案子迅速告一段落,“井冈山”剩余成员中有七个都被枪决,其余成员都被重判。严毅只是劳教一年,这个结果完全出乎他的预料,比他 之前预计中最幸运的情况还要好一些。但判决书的另外一项让他十分意外:李红霞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聪明的严毅思索之后,马上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李红霞并没有按照之前他们说好的那样去对口供,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她和李爱华是姐妹关系,而且两人感情很好,总是形影不离。她几乎不可能从这件事里完全脱身,于是干脆地承认自己参与了。严毅的处罚结果相比要轻许多,肯定是李红霞在为他推脱。
案子最后定性为造反派之间的火并,也就是说李爱华和其他死去的同伙,死后的身份依然是犯罪分子。这让严毅很失落,但他根本无力改变这一切。唯一让他心里稍稍安定的,是关于那场奇怪的死亡,以及李爱华的“消失”,并没有人 在意。
消失和死亡,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同义词。
严毅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脸色有些发白。周源看出来他是陷入回忆有些深,就没有再问话,直到他自己使劲喘了口气,才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