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怆和苍凉之感,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以及对家国天下的兴亡之叹,此刻被苏锦瑟忧伤凄美的曲调和恍若天籁的歌声再一衬托,越发令人扼腕神伤,不觉有种仰天一哭、怆然涕下的冲动。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第二段歌词唱起的时候,李泰已经完全沉醉其中,深深不可自拔了。
房遗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暗暗一笑,也不跟李泰道别,悄悄退了出去,并带上了房门。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曲子一唱三叹,缠绵悱恻,直到苏锦瑟唱完起身,李泰还依然神游天外,眼睛竟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
“四郎……”
苏锦瑟走到他面前,发出一声轻唤,才把李泰的心魂从天外唤回了人间。
李泰回过神来,尴尬地抹了抹眼睛:“对不起,我……我失态了。”
苏锦瑟深长地看着他:“四郎,你的确是懂瑟的,奴家弹了这首曲子不下数十次,你却是……第一个为它流泪的人。”
李泰抬起目光,和苏锦瑟四目相对。
一种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般的情愫,在二人的目光中缓缓流淌。此刻的李泰蓦然意识到面前这个惊才绝艳的奇女子,定然便是房遗爱要送他的第二份“礼物”了。
微雨蒙蒙,打湿了一座木桥,也打湿了伫立在桥上的一个人。
萧君默一身便装,已经在桥上站了半个多时辰。
他怔怔地望着桥下的永安渠水,全然不顾过往行人诧异的目光。
木桥位于延康坊的北面,永安渠水自南向北流经延康坊,再从这座桥向北面的光德坊流去。也就是说,倘若有什么东西从魏王府的水渠中流出来,便会从这座桥下流过。
不知道为什么,萧君默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觉得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跟父亲有关的线索。
桥下,绿草青青的岸边,有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汉,正在悠闲自得地垂钓。
萧君默看了他这么久,也没见他钓上一条鱼,甚至没看见鱼儿咬半次钩,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妨碍老汉的兴致。
“老丈,这里钓得到鱼吗?”萧君默走到老汉身边搭讪。
老汉扭头看了他一眼:“坐久了,自然钓得到。”
“这种下雨天,鱼儿都沉了,不太咬钩吧?”
“所以得有耐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