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孙伯元真是孙绰后人,那么根据尉迟敬德的描述,他显然也是天刑盟中的一个分舵舵主。李恪想,倘若自己迟早要介入夺嫡之争,那么身边绝对不能没有江湖死士。正如当年父皇与隐太子相争时,秦王府蓄养了八百死士、东宫私蓄了二千长林兵一样。如今这个孙伯元既然是尉迟敬德的结拜兄弟,那正是天赐良机,自己完全可以将其纳入麾下,以备不时之需。
主意已定,李恪抬起头来,看着二人,然后便将萧君默告诉他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李道宗和尉迟敬德顿时大为惊异,相顾愕然。
至此,尉迟敬德总算解开了埋藏在心头十六年的有关吕世衡血字的谜团。
“约这个孙伯元见面。”李恪一脸凝重,对尉迟敬德道,“告诉他,若他不辞,本王必当重用!”
李道宗一听,便知道这个英武果敢的李恪已是决意入局了。
深夜,大雨瓢泼。
长安城东南角有一座青龙坊,坊内东北隅有一条石桥,桥下之水引自曲江,因近日骤降暴雨,水位明显抬高了许多。
此刻,石桥下的渠水边站着一个黑影。他一动不动,仿佛一尊石雕。
片刻后,雨中驶来一驾马车,缓缓停在石桥上。一个人从车上下来,打着油纸伞,借着远处人家昏黄的灯火,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桥下,然后有意找了个背光的地方站着。
“先师有冥藏。”看到黑影后,打伞的人沙哑着嗓子念道。他的声音经过刻意掩饰,显得过于低沉,差点就被哗哗啦啦的雨水和渠水声淹没了。
“安用羁世罗。”黑影转过脸来,正是王弘义。
“见过冥藏先生。”来人深长一揖。
“玄泉,咱们有好几年没见了吧?”王弘义微笑道。
“是的先生,应该快三年了。”
“听说这几年你在朝中,做得挺有声色,而且马上要入阁拜相了?”
“这都要拜先生所赐。”
王弘义笑着摆摆手:“这是你自己能干,就不必过谦了。想当年,在昭行坊,我曾经对你说过,你的任务便是潜伏在李世民的朝廷中,把官当得越大越好。如今看来,你终究没让我失望啊!”
“属下谨记先生教诲,一刻不敢忘失。”
“很好!本盟的弟兄要都能像你如此能干,又这般忠诚,何愁大业不兴!”
“先生此来,要给属下什么任务?”
“要让你做的事很多。第一件,便是辩才之事。他近况如何?”
“据说已经开口,不过说得很慢。”
王弘义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