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为先锋, 科举制度也在慢慢的完善, 第一批科举的士子们都已经入朝为官,只要持之以恒下去,哪怕世家不露出马脚, 他们的实力也会慢慢消弱, 最终还是会泯然众人矣。
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也是实力上的碾压,无论世家怎样做,最终都只有妥协和灭亡两个选择。
皇上更希望这些顽固的江南世家能如同北方的世家一样, 投诚于朝廷, 到时候大晋的人才储备将会再多上几成, 最主要的是, 这些无论知识还是经验都异常丰富的世家子们, 能在新一批的官员养成前,成为朝廷的中坚力量。
现在大晋最缺什么?
不缺技术,不缺物质, 不缺人手,却缺人才,可以管理、统御、建设一方的人才。
如果世家真的投诚,虽然这些世家子的安排上不会放归江南建设,但是治理一地是绝对没问题的。
只是皇上磨了许久,也等了许久,直到《三字经》已经遍布全国上下,自家三郎都从西域回来了,世家也从未妥协过。
纵使再多的江南士子科举,那里面,也没有一个是世家之人。
皇上知道,世家这是要杠到底了。
而当拼音音注法和算学基础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皇上更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世家。
如果按照原来,世家就是被温水煮炖的青蛙,在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改变现状的,因为他们赌不起族破人亡的命运。
但是现在,在音注法和算学基础出现之后,世家就像是被逼迫到墙角无路可逃的亡命之徒,恐怕下一步,就是鱼死网破的结局。
所以在预料到这种情况之后,正巧赵信也想要跟着三郎,李梧索性就派遣秘卫军与自家三郎一同下了江南,其一自然是保护自家娃,其二,就是监控世家的动向了。
皇上其实想过很多种世家之后会有的举动,加固坞堡,直接反了,蛊惑流民……哪怕是世家颠倒黑白之举——这是世家惯用的伎俩——李梧都有所预料,但是出乎李梧预料的是,这没过几天,自家三郎就又给了自己一份大礼?
学校?
李梧和林相他们第一时间开始估算这个学校所能够造成的影响和需要的花费。
好处自不必说,皇上都能通过这层层的选拔感觉出这种制度的优越性,以后人才的分化自不必说,关键是这种制度之下,以后的官员将尽皆纳入朝廷之手。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民智开启之后的影响,谁也没办法预料,需要更进一步的法律和制度,以及对民间更高的管控制度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