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转念,崔铭又想起了这么些年与崔嫣的兄妹之情,又将方才狠下的心动摇了几分。
刘氏看了眼崔铭脸上的纠结表情,心中叹了一口气,越发的念起她那大儿子崔锦,若是崔锦在,她怎会连个依靠都没有。
过了许久,刘氏只觉得万念俱灰,筋疲力尽的倒在榻上,对着崔铭说:“快去办去,明儿早上得不到郡王府的回信儿,我就带着嫣儿去皇宫。甭想什么其他的,我们这大房,若是一个人失了体面,旁的人也别想从中拿得好处。我倒要看看,哪个敢做了不孝子?”
说完,刘氏勒令崔铭去了郡王府后,就合了眼睛,不再理哭得泣不成声的崔嫣。因着崔嫣隐约的哭声,刘氏心里竟隐隐期盼着郡王府不应下,那她就可以寻个说法去死了,一时竟想假戏真做了。如今她儿子无能,女儿不洁,还不如撞死了呢。
在第二天,天未亮,刘氏就起来梳洗,换了一套体面衣服。因刘氏的许多东西都用来填补账面亏空,这时也只几件衣服还算体面的。这时换得是刘氏最喜欢的一套。
待梳洗好,刘氏等不来崔铭,就借着刘家有事的借口,要带着崔嫣出门。
崔嫣哑着嗓子哭道:“母亲,母亲,你这般做,还和告诉祖父有什么不同?还连累了整个府上,母亲你不要一时想差了,害了哥哥们啊。我虽有错,但不至于死啊。母亲,我不想死。不若母亲将我送出去躲一阵,等我把孩子生了下来……”
崔嫣一边喊着,一边埋怨着郡王府怎还不派人来,怨恨着她母亲当真心狠。心道,难不成母亲偷取府中银两运到娘家,就不丢人?自己只犯了一次过错,为何就要被逼着去死?且还不到那般地步,怎么看都是自己母亲想去死,而拉上自己。因崔嫣心中觉得去求了她祖父,就是当姑子,或死在家中。总比撞死在皇宫城门好,无论如何都是不肯去的。
刘氏这时气极羞极,虽昨个儿她合了一晚上的眼睛,但却丁点儿没睡,只想着她这辈子遇到的恼人事。这时她一辈子的恼恨之事全压在胸口,脑子里“嗡嗡”作响。让她巴不得轰轰烈烈的死上一回,一解这半生的憋闷,不用在夫君、父亲、兄弟、儿女跟前辗转为难,无须再受人威胁,担心她的罪责何时败露。于是这刘氏也钻了牛角尖儿,大有一心求死的架势,伸手扯着崔嫣就往外走。
只才踏出房门,那头庆国公就派人来请刘氏与崔嫣。
刘氏看来人是庆国公身边的老奴,且又在这个当口,就知不好。
刘氏只最后怜爱的看了崔嫣一眼,随着老奴去了庆国公的书房。
去到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