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当年的“路友”倒是很多的(*^__^*) 嘻嘻……
☆、47吃饭
现在是起步阶段,醋厂事无巨细都是田兰在打理,田兰从办公室抽屉里拿出账本递给张家栋,自己去给他倒了一杯水。
张家栋不是会计,账本上那条条框框里的东西他看不懂,不过总计那一栏他还明白是什么意思,看到那上面的数字,他惊讶道:“这么多钱,兰子咱家这都是万元户啦!”
“万元户”是个新鲜词汇,笼统的来说就是家里有一万块以上的存款,这甚至是许多拿工资的城里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数字,怎能让张家栋不惊讶。
不过接下来几天在醋厂的见闻倒是让张家栋觉得,家里这钱挣得还真是不容易。虽然花钱雇了些村民,可这一道道工序还得他娘和他媳妇亲自把关,原材料的购买、成品醋的销售都是田兰一个人,有时候一些远路的客商半夜来拉货,田兰也要半夜起来去醋厂。
张家栋有些心疼她们,说:“我现在津贴也不少,你们在家别那么辛苦,日子够过就行。”
“这不光是钱的事,这是份事业,是祖传的家业,咱家当年在山西······”人生的事业、祖传的手艺,这都是刚开厂的时候田兰说给婆婆听的,如今婆婆把这些话又都说给了张家栋听。
既然母亲和妻子都想把醋厂开大开好,张家栋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在家辛苦的人是她们不是他。
在他们这孩子生下来登记户口是需要给钱的,小孩子要户口又没什么用,很多农村人为了省几个钱,都是拖到孩子要读书,实在挨不下去才登记。因此,小海在老家并没有户口,这倒是给他们省了不少事。
张家栋的老同学、原来的公社文书曹根生已经升任公社副主任,给他打了个招呼,在他的帮助下小海的户口和领养证明很快就办了下来。
虽然家里很忙,可是田兰想着,既然小海名义上是她的儿子了,她怎么着也该给孩子买点东西,以示庆祝。柱子娘觉得田兰一天到晚的忙,也没空歇歇,趁着现在张家栋在家,干脆让他们一家三口去县城逛逛,县里的东西怎么说都比公社的强。
照例是在公路边拦了一辆顺风车,三个人没费多少事就到了县里。在田兰的提议下,他们先去国营照相馆拍了一张家庭照,看到那熟悉的□背景,田兰和张家栋相视一笑。
拍完照,财大气粗的田兰去华侨商场给小海买了一身据说是外国货的好看行头,又在供销社扯了好些布料。田兰像个小孩子一样,拉着小海满大街转悠,水果糖、花生糖、大精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