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她只能现身说法般安慰:“啥造孽不造孽的,这都是孩子们的缘分,命里注定的。想当初我也反对桂香和润生来着,可现在他们日子过得多好,儿女成双,润生耳朵也听得见,有干起大买卖。这日子是人过的,人好就行。”
“润叶打小我就捧在手上养,只要她好,我被乡亲们笑两句倒没什么,我就是担心以后嫁到人家,婆婆给她气受可怎么办。”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比起被人笑话,润叶娘更担心润叶以后的日子。人家是干部家庭,自家就是泥腿把子,要是嫁过去,人家嫌弃润叶那可怎么办。
“向前残了也有残了的好处,润叶不嫌弃,愿意嫁给他,向前妈还不得烧高香把这么好的媳妇供起来,哪还会给她脸子看。你自己一向不也是好好气气的对我们家桂香吗嘛!”张桂香的脾气有些火爆,润叶娘出于某种愧疚、补偿的心理,一直都让着她,有个什么事也都是自己忍下来,婆媳俩这么多年重没红过脸、吵过架。
“到时候咱们把润叶的嫁妆厚厚的备下,自己有钱傍身,是不是的买点东西孝敬孝敬,润叶受不了气的。”柱子娘继续说。作为润叶嫂子的亲娘,她这话其实就张桂香同意给小姑子准备丰厚的嫁妆。
仓廪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家里有钱,张桂香乐得当个好人,给小姑子多准备些嫁妆。反正砖厂又不会陪给润叶,有下蛋的金母鸡在,钱还能少挣吗?
两位母亲细数了最近几年附近大姑娘小媳妇的嫁妆行情,热切的讨论该给润叶准备些什么,才能让她到了城里不被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