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旋了一阵,刘队推门而入。
“行了,其他人都等不及啦。”其他人指的是负责取证和拍照的警务人员,这时候麦涛脸上的泪痕还清晰可见,老队长愣了一下,“哦,哭过了?”
麦涛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以为迎接自己的又是一阵冷嘲热讽。
没想到队长笑了:“哭过了就好。人人都说警察是没心没肺的,其实要真是如此,那我们什么案子也破不了的。行了,走吧,到外面去透透气。”
他带着麦涛走出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麦涛走访了这座院子里的每一个房间。又过了半小时,他一言不发地跟着队长回到了警察局。
第一次面对大案,麦涛很快理解了犯罪心理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开会。
在二楼的会议室里,吵吵闹闹地聚集了一大批人。
适逢2007年,政府其他办公室里早已禁了烟,这里却不行。桌上堆着好几个巨大的烟灰缸,里面塞满了参差不齐、各式各样的烟头。
“静一静。”队长发话了,他居中而坐,身边是两位副队长,麦涛没有坐,靠墙站着。“张贺。”他指着一名刑警,“你也去过现场,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吧。”
被指名的刑警还没说话,证物科的主任先闯进来:“老刘。”他和队长年纪相仿,因此亲切地叫着,“老刘,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先说好的吧。”
“嗯,好消息是,你也看到了,被害人家院墙上有摄像头。”
“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那玩意儿是唬人用的,后面没有链接任何设备,所以别指望可以拍下什么……”
“你是特意跑来拿我寻开心的吧?!”队长气得直挠头,“出去出去,别添乱了。”
“好吧!”他咽了咽口水,“别费劲了,我自己给大家介绍一下案情吧。”
其实,组里的各位都了解了大致的情况,所以队长只是介绍了现场的勘察结果。
说完了,接下来是自由讨论的阶段。
有警员表示,目前嫌疑最大的当属房主的外甥,也就是一开始站在门口的做房地产生意的小伙子。
这不是自由市场,发表任何言论都要拿出根据来,他们的根据是:
1.本案虽有两名受害者,一老一少,不过凶手显然不该是冲着老人去的。
2.院中死去的老太太被证实是女孩的姥姥,八十多岁了,没文化,不识字,甚至在解放前连个名字都没有,只知道娘家姓王。按照解放前农村的土办法,这老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