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对交通监控录像的分析也没太大收获。当然了,总有几辆车子停在树荫下,那大概也只是司机累了,休息休息而已。
查!给我挨个儿查!
行啦,领导放了话,于是,几十位不小心在路边小憩的车主也被请了来。
没人有嫌疑……这时候,小混混的说法俨然也站不住脚了。小混混都是分片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是南城某地的小混混,大约不会到北城某所中学门口去站着,因为在人家地头上,你的同行是不欢迎你的。小混混经常带有较为浓重的地域色彩,就像还在上学的孩子也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那样。b市的面积可不小,十几岁就想跑遍全城,纯属做梦。
那么,互联网……有没有可能是互联网的作用呢?网络的联系功能很强,聊天、视频、语音、游戏,孩子们接触起来是如此简单,且家长往往毫不知情。时下,“网友”都快成一切贬义的代名词了。
然而互联网在本案中竟然也没有派上作用,两个女孩的qq好友中无一人重复!
查,接着给我查!网游、网页,挨个儿查!
查网页,当然是比较“梦幻”了。不过两个孩子装的电脑网游也不相同。这一次用不着领导大喊大叫了,工作人员面对不同的网友,也分别调出了好友记录,仍无一人相同。
刘队慌神了,他感到自己面对的是犯罪史上的一个奇才,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把他给揪出来!
麦涛同样也慌神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疑问太多了,仅信手拈来的几条便让人捉摸不透:
1.既然连路边的车辆都被排查过了,那么凶手一定认识邱丽萍。如果不认识的话,怎么能顺利带走她呢?总不能说掏出个大垃圾袋,把她装进去背走吧,这也太离谱了!
2.如果邱丽萍认识凶手,那么就像贾珍珍认识凶手一样,他们是如何认识的呢?住址相隔遥远,学校不同,生活圈子不同,性格不同,一切的一切,两个女孩都没有交集,那她们怎样认识了同一个凶手?
3.进行被害者对比的时候,麦涛也一筹莫展。现在除了被害人年纪都是十四五岁之外,再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了。当然,反过来说是共同点太多了。西方国家红头发的、蓝头发的、褐色头发的,各式各样,什么都有。中国不同,一水儿黑头发黑眼珠,大家外观上都差不多。说到穿着,邱丽萍失踪的时候穿了一件蓝格子的连衣裙,而贾珍珍穿了什么,没人知道,也很难产生对比。两人的脸部轮廓、眼型、嘴巴,几乎没有一处相同,甚至连体形都不同,贾珍珍瘦些,邱丽萍略丰满——凶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