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暕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但也不是那么快就见效的。
杨义臣这么一感叹,身边的护卫们也感同身受,他们随杨义臣跟着杨暕征高丽,下江南再抗突厥,也有一定的所见所闻,听说这天下除了历城还算得上是一方乐土之外没有那个地方能够让百姓如此安稳的过活,河北虽然没有经过军阀混战,但是在王薄叛乱之时也有过叛军作乱,虽然最后被镇压了,但也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动乱。尤其河北又是苦役之地,苛捐杂税沉重,让百姓苦不堪言,很多百姓早就成了难民。
“张将军!”就在杨义臣四处张望之时,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原来张须陀也在洛阳。
“原来是清河郡公!”张须陀听到有人叫他便回头一看,原来是有过数面之缘的杨义臣,便走过去。
“将军见外了,要是将军看得起我称呼一声老杨也无不可,哈哈!”杨义臣虽然在勋爵上是二品郡公,但是实职却是从三品的右卫大将军,而观杨义臣为兖州刺史,乃上州刺史,官居正三品,而且兼任右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这样一来二人的官职几乎相当,而且同属右卫阵营,所以杨义臣才会如此热情。
虽然杨义臣和张须陀交情并不算深,但是现在同为新皇臣子,更何况张须陀的本事杨义臣是知晓的,武将并不像文人那般勾心斗角,武将基本上都是抱成团的,爱憎分明的,更何况他们俩并非是杨暕起步的原班人马,都算得上是半路投效的,所以杨义臣才会更加惺惺相惜。
“既然如此,那须陀就却之不恭,称呼一声杨将军了。”张须陀比杨义臣小了不少,称杨义臣为老杨的话有些奇怪,他可不是程咬金那货,直接一口一个老窦老罗,那也只是限于他们年纪相仿之间的称谓罢了。
“张将军何时到的洛阳?怎么未见大军?”杨义臣问道。
“今日刚到,这不正要去面见陛下,陛下吩咐过了大军不得扰民,所以在东门外驻扎。杨将军是何时到的,见过陛下了吗?”两人一南一北率大军前来,一个驻扎在洛阳北门外,一个驻扎在东门外,所以并未知晓。
“未曾,我也是今日到的,正要去见陛下,只不过看见洛阳如此繁华忍不住多逗留了一会,不如一同前去面见陛下,如何?”杨义臣提议道。
“正有此意!”张须陀性格刚烈耿直,不善言谈,所以朋友不多,现在有个人愿意交流当然求之不得。两人携手去见杨暕,不过杨暕正忙着出征的事宜和批阅各种文件,只是勉励了他们几句,让他们管好帐下士兵便打发他们走了,毕竟到时还要有一番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