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郑钰铭。
“殿下,公子明写了什么?”伯耀见赵轩凝视着信纸久久不言,不由开口询问。
赵轩醒过神,脸上神色有点尴尬,他一边速扫视信纸的内容,一边含糊其辞回答伯耀:“也没写什么,只是些问候”赵轩说了半句突然停顿。
“怎么了,殿下?”伯耀惊奇,他发现赵轩脸上有了笑容,而且笑容越来越大。
“明公子到底仁慈,这次雪中送炭来了!”赵轩笑着将信纸递给伯耀阅览。
伯耀捧着郑钰铭信细看,看到一大半也忍不住惊喜:“明公子要赠送大量物资给吾国救济西北边郡!”
“不错,吴国使团出使时,物资已经由商人北运来赵。”
郑钰铭信上对戎人南下抢劫表示愤慨,对赵国遭受灾祸表示感同身受。郑钰铭表示,即使吴国为了救助唐地百姓要勒紧裤腰带,但为了帮助盟友受难的百姓平安度过寒冬,吴国会想办法筹集物资,将物资运送到咽喉口城池交由赵国的边防军。
郑钰铭信末两句话尤其让赵轩感动。
兄之难,弟当竭诚分忧,可恨庸王临死焚毁了珍宝阁,唐地财宝付之一炬,钰铭囊中羞涩,竭仅所能只筹集到如许的粟粮和衣物,望兄笑纳!
伯耀对吴国怨气被附在信件一起送来的长长物资清单驱散一大半。“以吴国商人运送货物的迅速,想来那些物资快到咽喉口边境了。”
郑钰铭的信由赵王都转到赵轩手上花费了七八天时间,加上吴国使团行走到赵王处都用了四天,有十天左右时间,以吴国国内道路的情况,跟吴国使团一起出发的商队,应该可以赶到咽喉口边境了。
“汝不必回王都,带孤手令速度去咽喉口边境,命令边境守军护送吴国商人直接来西北边郡!”赵轩写了手令递给侍者,让侍者直接去咽喉口边境传令。
赵轩粗粗估算了一下,有了吴国的帮助,除了能帮助西北郡百姓度过寒冬,还能分出一些物资救济赵的属附庸国。
赵轩将救济物资做了划分,留下一部分给赵军在西北郡镇守,防止戎人回袭,自己率领余部班师回都。
大军回到王都,赵轩先进王宫面见赵王。
赵王是躺在床上接见赵轩的。五十几岁的赵王,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出头年代,已是高寿。赵王本来就是因为年老精力不济才让儿子执政,这次被公子适偷袭吓了一下,又因戎人南下抢劫赵国西北而焦急,赵王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衰弱,只为了让领兵边境抗击戎人的儿子安心,赵王才硬撑着在王都坐镇。等听到赵轩领军返回的消息,赵王整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