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形,赵轩跟他没有单独相处机会。
“你出使期间,我会一直呆在咽喉口城池。”
咽喉口城池有四万驻军,楚朝辉坐镇这里,也是威慑赵轩,以防赵国做出伤害郑钰铭的举动,虽然目前赵吴两国关系,赵轩会伤害郑钰铭机率发生时相当相当小。
楚朝辉一边说,按枪手一边换了方向,熟练地移到了郑钰铭两腿之间。
“我腰还酸着!!!”郑钰铭抗议。
“我们要分开一个多月!!”楚朝辉声音一如前天晚上般哀怨。
“做太多对身体不好!”郑钰铭提醒。
“谁说的?生命在于运动!!”楚朝辉喘着粗气反驳。
“这么做要是精人亡”
“那我先亡好了!”楚朝辉很勇敢,不怕牺牲。
“……”郑钰铭声音消失。
第二天清晨,使团人等卫青府邸好久,才见郑钰铭的四轮马车从府中直接驶出,一向血气充足的楚朝辉,脸色竟然有点发白。不过大将军到底是大将军,激战一夜骑马上依然稳稳,一直将使团队伍送到咽喉口关卡,眼看着使团进入赵国不见马匹扬起尘土,大将军才蔫蔫策马回头。
赵国跟咽喉口相邻地方本来都是卫国土地,两处百姓对方都有亲戚。因为关系密切,百姓间往来也就频繁。吴国咽喉口城池推广种植玉米、南瓜、土豆和番薯,不到两年时间,就被来咽喉口走亲戚的赵国百姓携带回去,在自家农田种植。
使团过了边境,赵国官道两边的农作物种植跟咽喉口农民相差无几。两边农民因为田地收获较多,生活都很不错。不过这些人还是羡慕吴国咽喉口的百姓,因为那边百姓上缴赋税少,福利多,农闲还可以去工厂作坊打工赚取工资。
过了原来卫国的土地,吴国特有农作物开始减少,倒是大片棉麻作物开始出现,成片棉麻作物都是赵国贵族拥有。赵国棉麻作物全部供应吴国纺织工厂和作坊,种植此等经济作物,比种植粮食收入要高一倍。
赵国官道路况没有吴国那样宽阔平坦,从咽喉口到赵王都官道,是赵国繁忙的一条道路,原本路面崎岖。今年开春后,赵轩下令征调官道两侧百姓都去修路,就为了郑钰铭访问赵国坐车舒服点。
如今这条道路刚刚修平整了,郑钰铭四轮马车有树脂做成轮胎,车厢底部还加置了铜制弹簧,减震许多,行走在官道上不算太颠簸。
郑钰铭在马车上躺了半天,恢复了力气,也就有闲心关心道路两旁的情况。公孙盘和吴牧都挤到了郑钰铭马车上,三人一边盯着窗外景象,一边发表议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