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我是不介意的。”
“你想得美。”道祖闻言黑了一张老脸,但很快又淡定了下来,一双苍老的眼眸中再度恢复了空寂,淡淡道:“因为那遁走的一线天机,封神量劫已经有了变化。”
“所以呢?”鸿钧好整以暇地看着道祖,问道:“你又想如何?或者说天道又想如何?”
道祖的神色平静,连语气都没有任何感情起伏,“量劫出现变化,劫气若是不够就无法推动大劫,大劫不出,天道会反噬。”
鸿钧眸光闪了闪,盯着面无表情的道祖若有所思,“你又怎知劫气不足?若劫气当真不足的话,或许可以想些其他的办法。”
话落,鸿钧眯眼看向紫霄宫外,远远地就瞧见了那一抹青色流光,继续道:“西岐出现了意外,东皇也重归现世,若劫气不够的话,不如拿其他人来凑。”
道祖捏着手中的造化玉碟,垂眸思索了片刻,而后一点头,“可以。”
二人打着哑谜,直到那抹青光已经到了三十三天外后,鸿钧才淡淡一笑:“他来了,我走了。”
话音未落,紫色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灰衣老者一人,静静地坐在鼎炉旁,神色深幽。
......
......
武王杀父的传言在天下间越传越广,即便是一些偏远部落的人都有所耳闻。
因为这一个传闻,西岐的百姓不再欢天喜地的讨论他们的武王殿下是上天认定的天下明主了,每每一提到他们那位武王殿下,这些百姓们的神色就变的极为复杂。
姬发也被这个传闻弄得处于水深火热中,他不但要想法子去阻止外面的流言,且还要忍受朝堂中那些老臣们越来越狐疑的目光。
比起水深火热的姬发,朝歌中却一派喜气。
借着玄鸟现世的热潮,大王在朝堂上宣布立苏妃为后,并决定一月后举行封后大典。
这次的封后大典没有选择去淇山,而是就在朝歌城中举行,天子美名其曰为了节俭,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是未来的王后娘娘打死不想封后,也不想再去淇山折腾,所以天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就地举行!
内务司早在数年前就已经着手准备好了封后大典需要的一切东西,就连王后的后袍都已经改了六回,一个月的时间并不长,但也足够他们将这次的封后大典办得热热闹闹。
因为封后大典的缘故,各方诸侯再次赶来了朝歌管理,除了西岐外,殷商数百诸侯们都全部到齐。
寿仙宫内,桃夭看着忙前忙后的王贵人,还有特地跑回来的青狐和喜媚,巴掌大的小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