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瑾听她一心替郑明珠想着,不由说:“你说的是正理,为什么不成?”
朱氏一脸委屈:“我的老爷,如今我不过叫了管事妈妈来问一问,外头就传的这样,我再替她挑人去管铺子,还不知要怎么生吃了我呢,我再是不放心,也是不敢的。”
郑瑾倒是光明正大:“这有什么,珠儿的娘去的早,你不照应她谁去照应她?该管的还得管,她本就年轻,又没当过家,你叫她怎么挑人?”
朱氏说:“老爷说的虽是正理,可到底姑奶奶是出了阁的,也怕武安侯夫人和姑爷有些想头,反是不美,是以这些日子来,我心里虽是惦记着,也不敢多说什么,就怕她在夫家难做。”
几段话说的入情入理,表情也是十分到位,郑瑾心中倒有几分过意不去了,朱氏一心为女儿着想,自己倒信了传言,不过明玉也是,外头的传言也拿来当正经事回,实在不够沉稳。
说不定就是因为朱氏与明珠走的近了,才有人胡乱猜测,有了这样的传言。
心中觉得朱氏委屈了,面上自然露了几分,朱氏看的清楚的,忙说:“这管事我就不替她挑了,只回头我悄悄的告诉她一声儿,叫她自己留意,能换便换掉吧,从今以后,我也要避点嫌才好。”
说着便拭泪:“到底不是我生的,过于好了,反倒是害了她。”
郑瑾心中就有几分过意不去了,便说:“这是这起奴才不省事,倒委屈了你,这件事你裁度着办,这些事本就不是爷们办的事,你不办谁办去?”
朱氏依然露着迟疑:“虽说是这样,可到底是出了阁的姑奶奶,不仅是怕姑爷有些什么想头,且传出去外头也不好听。”
郑瑾说:“你顾虑的也是,明日早朝后我亲与大姑爷说就是了。”
朱氏顾忌的就是武安侯府,郑明珠她一向是有把握的,此时见郑瑾这样说,便答应了下来,还又说了许多委屈,她才三十多岁的人,正是风韵最佳的时候,此刻露出委屈,带着娇嗔,便是郑瑾英雄了得,也难免化为绕指柔,说了许多宽慰的话。
缩在角落里的顾妈妈心中大定,这样的局面都能挽回来,后面的自然就不难了。
既然能重新安插人进去,这一次的损失也就还能承受,朱氏也想明白了,事已至此,吴建荣不能不救,放着不救,他赔不出银子来,送了去衙门,大刑之下,只怕就会供出银子的真正去处,好不容易才转圜回来,这是绝对不能发生的事,只能拿出银子来了断这件事。
便当买个教训罢,朱氏虽是心疼,也无可奈何,只思忖着,今后断不能依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