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许多问题。生活中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的根源于此。
杨卿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已经达到了以前学球的初衷。满足从脸上透出来,明虔之深知她心态极好才是她努力会有回报的根本,于是他补充:“我不会拖你后腿的。”
他从小就被教导,自己是自己的责任。
杨卿和便笑了。
路灯照映在地上的人影被拉长,一高一低,杨卿和瞧见了,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她伸手立在自己脑袋上比了比,说:“个高的也不是就一定要顶天,谁不会累呢?该休息时要休息。”
明虔之心中感到慰帖,喜爱更甚。
开始约会后,明虔之发现杨卿和极其体贴人。
有一次,路过了一位在街头唱歌的艺人,暮春的晚上,还有些冷,不知那位歌手在此处唱了多久,身前听众寥寥。杨卿和扫了一眼,拉着他驻足,小声跟明虔之讲:“他手都冻红了,我们陪陪他吧。”
她自己从坚持的路上走过,有认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静听许久,待身边逐渐围绕上来人以后,两人才离开。走出老远,杨卿和回头看一下,见人愈发地多,又回过头去安心走路。
她给明虔之解释:“能登顶的人很少,在下面鼓掌支持的人却很多。总要有人愿意做鼓掌的人。”
不知有多少人是看不清自身又不满足现状。
以这个胸怀,当初球业若是不中断,不知成就会多高。
明虔之由衷道:“我更喜欢你了。”
杨卿和说:“谢谢,应该的。”
明虔之听懂了一点。他清楚地意会到,那条线在一点一点和自己缩短距离。
她喜欢礼尚往来。
杨卿和跟明虔之有过直言:“我在心里给你设了一条线,你让我喜欢一点,那条线就会离你近一点。等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一起了,我会跟你说。”
明虔之点头,为这样的直白欣喜。
不问现在喜欢的程度,也不问怎么才能更喜欢一点。
他这个年纪,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每周仍是周六约会。明虔之提起过让杨卿和去他家里,但被杨卿和拒绝了。
她当时笑眯眯地说:“还不是时候呢。”还拍了拍明虔之的肩膀,一脸看透他打算的狡黠。
明虔之便按下没再提。
两人默契地不提许多事。
暑假时,杨卿和期末考完没有立刻回家,和明虔之厮混几天,才心满意足地拎着自己行李箱上高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