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身体,叫醒草儿,洗漱一番,下楼用罢早饭,顾了一辆大车,南下而去。
……
汉水之上一艘渡船顺流而下,渡船上只有三人,一个年老的艄公摇着船,一个白发白须,道骨仙风的老道士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
老道士正在和少年低声说着话,忽然听得江上一个洪亮的声音远远传来:“快些停船,把孩子乖乖交出来,大爷便饶了你们的性命,否则莫怪大爷刀下无情。”
这道声音从波浪中传来,入耳清晰,很显然,呼喊之人的内力不弱。
老道士抬起头来,远处有两艘江船如飞的划来,凝目细瞧,前面一艘小船的船梢上坐着一个虬髯大汉,双手操桨急划,舱中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后面那一艘船身较大,舟中站着四名番僧,另有七八名蒙古武官,众武官拿起船板,帮忙一起划水。
那虬髯大汉膂力奇大,双桨一扳,小船便急冲丈余,但后面船上毕竟人多,此时两船相距越来越近。
片刻后,众武官和番僧弯弓搭箭,向那大汉射去,但听得羽箭破空,呜呜声响,只见那大汉左手划船,右手举起木桨,将来箭一一挡开击落,手法甚是迅捷。
老道士生平最恨蒙古官兵残杀汉人,当即决定出手相救,向摇船的艄公道:“船家,快快迎上去。”
艄公见前方即将大战,此时羽箭乱飞,早已吓得手脚酸软,拚命将船划开尚嫌不及,怎敢反而迎将过去。
见情势紧急,老道士夺过艄公的橹来,在水中扳了两下,渡船便横过船头,向着来船迎去。
突然,“啊”的一声惨呼,却是小船中男孩背心上中了一箭,那虬髯大汉色变,俯身去看之时,肩头和背上接连中箭,手中木桨拿捏不定掉入江心,坐船登时不动。
后面的大船转瞬就追上来,七八名蒙古武官和番僧跳上小船,那虬髯大汉兀自不屈,拳打足踢,奋力抵御。
“鞑子快快住手,休得行凶伤人。”老道士看情况甚急大呼,手上摇橹动作不停,正要急靠运去。
就在这时,瞥见岸边急速奔来一道身影,那人单脚在岸边一点,便跃出五六丈到江面上。
正当老道士以为这人就要落水时,那人左脚脚尖朝着水面一点,腾空又起,宛若游龙,待快要落下去时,复又一点,几息此人就向对面小船落去。
“这人好厉害的轻功。”老道士暗道。
来人在离船还有两丈时,忽然单指一点,一股无形指劲,迸射而去,惶惶如大日,立刻隔空点飞一人。
随后双掌滑动,“昂”的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