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锭银票兄弟俩,捏了捏下巴问道,各地藩王都入京了吗?
银票沉吟片刻,非常笃定的回道,离圣寿节还有两个多月,藩王大概会在半月后陆续入京,现在这个时间万万不可能会出现在京城。
那就更不应该了。小王爷捏着下巴陷入沉思,藩王现在还没进京城,反而来了一堆不知道什么目的的江湖人,这年头江湖人对皇帝寿诞这么重视,提前一个多月也要自觉来上贡?
不可能,江湖中有钱人不多,那少部分的有钱人也更喜欢把银子藏进自己的小金库,仗义疏财的只是极少数。
再说了,人家仗义疏财也是对人家自个儿的朋友,关皇帝什么事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都拥有全天下了,还差他们这点孝敬?
事实证明,皇帝还真需要,各地税收进的是国库,里面银子再多也只能花到百姓身上,国库银子不足皇帝还得从私库里补,咱们当今圣上就是个接手了空荡荡国库的倒霉蛋,那可真是穷的只剩下个名号了。
赵明钰啧了一声,所以说,推翻不可能,剩下的就算再令人难以置信也是真正的答案,爷知道了,这些江湖人趁这个时间来京城,都是为了考科举!
天惹,隐藏的这么深,这么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都能想出来,爷简直是太机智了,
金锭、银票:
主子,您看这大街上有几个像读书人?
赵明钰:
就算他们是读书人,您觉得他们有几个有资格参加春闱?
赵明钰:
小王爷恼羞成怒:你们那么聪明,倒是给个说法啊!
第二十章 【修】
*
天气正好,赵明钰边走边胡说八道,小王爷心情好,看着满大街的江湖人都像是行走的小钱钱。
这些人肯定不是来参加春闱的,不过短时间内都跑来汴京,肯定也也没安什么好心思。
赵明钰想起昨天在神侯府听到的话,猜测这些江湖人的流动应该和蔡京有关,可他不明白,蔡京已经贵极人臣,没有理由和辽国勾结在一起危害大宋啊。
皇宫,赵明宁笑眯眯看着桌子上的奏折,可惜笑意不达眼底,早知道辽国不会无动于衷,却没想到他们会如此嚣张。
西北前线正在加紧修筑堡寨,沿横山到天都山,三百余里的营寨,将西夏党项人一直赶到了沙漠里,西夏想求和,也得看他们的大军答不答应。
打仗的时候辽国冷眼旁观,这会儿想坐收渔翁之利,哪儿有那么容易?
朱笔在奏折上缓缓落下字迹,赵明宁面上带了些冷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