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细心,但跟郭守敬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这位名垂青史的大科学家,事无巨细,一律严格要求,有些地方的设计,甚至精确到厘米的级别。
偶尔回大都休息,多半时间都在野外,通惠河的考察工作足足进行了一年,王连跟随郭守敬,学到了大量水利知识,自觉获益匪浅。
其中,引神山白浮泉之水难度极大,其发源地远高出大都城,中间还有两条河谷地带,处理不妥,泉水无法进入运河,直接就从河谷流走了。
王连最初的建议是架设渡槽,直接从空中导流白浮泉之水,但郭守敬觉得不妥,水量不够,而且还很费时费力。
郭守敬的才华着实让王连钦佩不已,他反复勘察了附近的地形之后,决定采用迂回的方式进行开凿,借用微小的水系落差,中途拦截多条河流的水量,虽然绕了点路,却保持了运河水量的充沛。
除此之外,郭守敬和王连还在通惠河上设计了24座水闸,用于平衡水位,依次称为广源闸、西城闸、朝宗闸、海子闸、通州闸等。
郭守敬把详细整理的设计方案,上报给朝廷,忽必烈大喜,连声称赞,在上面题字,通联南北,惠济万民,赐名通惠河。
朝廷上下,积极准备开凿通惠河的工作,王连趁此时机,悄悄去往全玖的府上,跟赵若兮虽然只是见过两次,但那张酷似袁紫烟等人的脸庞,令他非常想念。
过了这么长时间,全玖已经将之前派来的仆人渐渐换掉了,如今府上都是可以信任的仆人。
通禀之后,仆人立刻请王连进入,并且迅速关好府宅大门。
“感谢公子,让我母女重获自由之身。”全玖施礼道。
“不必客气,还是赵大人帮助更大。”王连道。
“若非公子帮助,世人只怕都会将我们给忘了,永远困在正智寺内。”全玖感慨道。
“公子,若兮有礼了。”赵若兮从后面走上前,款款施礼。
“若兮,生活还好吧?”王连关切地问。
“嗯,偶尔遮面上街,倒也不闷。我还打听到公子的府宅,问过两次,你都不在。”赵若兮道。
“这一年,每天都在外面跟着郭大人勘察运河,很少在家。”王连道。
“公子正在做大事,若兮却是碌碌无为,荒废光阴。”赵若兮感叹道。
“呵呵,这些本就是男人的事情,女孩子不用攀比,若兮,平日里都喜欢做些什么?”王连笑问道。
“弹琴,绘画,只是不会女工。”
“可否能听听公主弹琴?”
“若兮献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