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棠微微驻足,迎着阳光仰头观察。
这栋建筑还如她第一次来参观时简洁而优美,像一只正在优雅梳羽的白鹤。
此刻,在得知了它出自应如寄之手之后,多少会觉得和以往观察的体验不一样了。
-
和汤望芗相谈的过程比叶青棠预期的顺利许多。
汤老先生最担忧的地方在于,展览时人来人往,有可能会对建筑造成破坏。
叶青棠给汤望芗出示了以往他们在这方面的预防对措,例如布展之前就会进行合理的动线规划,避免人流的拥堵;进场时不允许携带拆封的食物,由专人进行参展礼仪讲解;现场会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随时监控和提醒;购票时进行实名制登记,配合电子监控设备,造成损毁也可具体到人进行追责等等。
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实施实名制购票之后,参展的观众大多都是展览的目标用户,他们的意识和素质都在基准线上,几乎没对展会现场和展馆造成过任何重大的破坏。
叶青棠和伍清舒的细致和专业最终打动汤望芗,他同意将一芥书屋的前院和主馆,开放一周供她们使用。
后续相关部门备案、消防检查等工作如需一芥书屋配合,就直接跟他的助理对接。
叶青棠和伍清舒维持着礼貌的笑容到会谈结束,直到走出大门,终于按捺不住,拥抱欢呼。
叶青棠在工作室群里发出好消息:周五团建,想吃什么可以开始提议了。
回到工作室,叶青棠抽空给应如寄发了条消息,措辞认真诚恳:刚刚和汤老先生面谈过,他已答应和我们合作。谢谢你应老师,回南城了有空联系我,我请你吃饭。
直到晚上,应如寄才回复:下午在忙没留意微信。祝贺你,成功就好。
叶青棠已经洗完澡躺在床上了,本想着撩一撩他。
结果他的口吻比她还要官方,且自带一种长辈的立场,让她有点无从撩起。
遂放弃。
-
周五,工作室团建吃火锅。
叶青棠团队都是年轻人,几乎都是因为兴趣而聚合到一起的,因此整体氛围十分活泼融洽。
除了布置任务和发工资的时候叶青棠和伍清舒比较像领导,其他时候更像是整个团队的后勤保障。
吃完饭,大家意犹未尽,想去泡吧。
叶青棠总算想起了那个被她免打扰的约饭群,点进去@韩浚,问他人在哪儿。
韩浚发了定位:场子刚热,赶紧过来。
叶青棠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杀过去。
韩浚将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