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悄悄落入道门手中。
同时被收编的,还有毗沙门比较有出息的两个儿子。
三子那宅,是走得最快的,严格来说,对他的改造收编,还在乃父之前,据五灯会元所载,早在两宋年间,已有多条与其相关的记载,这里略举数条:
那吒析骨还父,析肉还母,如何是那吒本来身
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八臂那吒冷眼窥
一句绝言诠,那吒擎铁柱
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于莲华上为父母说法。未审如何是太子身
虽然这里所著都是佛家语,但这些,却都不是原始那宅传说的部分,而是由中国僧人丰富出来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三首八臂的印度神形象向三头六臂的中国神形象过度,可以看到析骨肉的原创剧情,可以看到忿怒这一新的特sè等等。
要知道,五灯会元是禅宗早期的重要行状,禅宗是什么是被中国知识分子充分改造后的佛教,是佛门全盘接受三教同源的产物,都不能说是有中国特sè的佛教体系,根本就是完完全全的中国特sè佛教体系,在这样一本书中记录下那宅传说逐步变形的过程,实在有着很丰富的象征意义。
那宅与父亲一并被收编,名号上加了两张嘴,叫哪吒,封三坛海会之神,待奉灵宵殿前,并随着吒字辈又添了两个兄长,曰金吒曰木吒,名字是完全的中国化,行动上倒还不忘本,分投菩萨修行,不过天宫仍然有权直接调度大致上,可以算是道教系统在佛教系统里的交流干部或者是委培的后备干部吧。
那位又问了,等等,什么叫添了,人家本来就是行三,有两个哥哥好不好
这个您看那位独健独二爷,和木吒有什么地方象的
金木之名,显然是为了因应于三太子的名号而强行加上,这也是一个证明,证明将三太子中国化的只能是民间信仰,是一些基本没有佛教原始知识,不知道他二哥自有堂口的百姓。
不过呢,在汉化的过程中,独健的待遇比那宅确实要差一点,那宅只是加了两张嘴,可到独健这里,除了养宠之外,什么都没留下。
话说,行二养宠这两点提示加在一起,您能想起什么么
想不起哇,那,再来三只眼
啪
您猜对了,就是他,天界诸神中最常被当反面人物提出来说事的三只眼,二郎显圣真君又名昭惠灵显二郎是也
当然,二郎神的传说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应该说主要还是中国本土化所造的民间神,但一般认为,哮天犬的形象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