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入对,言时弊:民穷、兵弱、财匮、士大夫无耻…结果被赶出朝廷,去任江南东路广德军通判。7月,礼部侍郎李伯玉因顶撞贾似道“伯玉殿试第二人。平章不拔擢,伯玉地步亦可至此”而被赶出朝廷,去任江南西路隆兴知府。
因高丽国王一再向宗主国蒙古大汗忽必烈控诉海外倭寇对自己的侵扰,日本这个国家终于引起了这位一代雄主的注意!此时的蒙古早已雄踞世界之巅,除了南宋至今不肯臣服外,忽必烈已目无余国!日本小邦?忽必烈本意便是想写一封国书去,迫其臣服便算!
于是8月7日,忽必烈派出第一次赴日使节: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携《蒙古国牒状》(原文:上天眷命,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域,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国王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时,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不宣)取道高丽赴日。
以蒙古人此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威势,国书的口气自然不会谦虚!黑的携国书到高丽后,高丽王予以热情款待。但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高丽王并不愿配合黑的完成使命,于是耍了一小伎俩:派宋君斐、金赞2人做黑的的向导,领他乘船来到高丽巨济岛的松边浦海边。出生马背民族的黑的几曾坐过海船?这么段航程下来,估计已天旋地转了?宋君斐指着南方的大海告诉黑的“日本还远在千里之外,风浪太大,危险异常,不如不要去了”黑的见到浩瀚无边、波涛连天的大海,听信了宋君斐的话,带着高丽王给忽必烈的奏章就回国了。自然,忽必烈对高丽王这种敷衍的态度大为不满!
9月29日,忽必烈对廉希宪说“吏废法而贪、民失业而逃、工不给用、财不赡费,先朝患此久矣。自卿等为相,朕无此忧”廉希宪答“陛下犹如尧舜,可惜臣等比之皋陶、稷、契等人,差太多了。今日小治,未足夸也”忽必烈又说到唐朝魏征,廉希宪答“忠臣良臣,何代没有?就看人主能不能用”随后,正当宰相们退出议事之时,突然有内侍入朝堂传旨,说某某事应该这样。廉希宪大怒“此阉宦预政之渐也”遂入奏。忽必烈命人杖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