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同生死的兄弟。
他们绝不会眼看着他陷落敌巢,所以,百里康去得很放心。
徐守仁明知百里康的想法荒唐,但他终究还是硬抗了这次战斗,奉上天眷顾,有惊无险。所以,徐守仁明知道百里义骂骂咧咧地想干什么。也不说穿,并且表示了赞同。
于是,百里义临时将后续新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徐守仁,他自己率三千新军与杨廷式部渡澜沧江继续向腾冲府而去。
徐守仁轻叹了一口气,他在这几个兄弟之中,永远都只是个为他们擦屁股的人。
徐守仁连夜起草奏折,向朝廷禀奏现在的局势,并为大理城五百青壮请求朝廷抚恤、赏赐、追封。
同时徐守仁另外书写了一封密信,将百里康孤军深入、百里义携杨廷式部三天后西去增援之事向百里无忌禀报。
徐守仁知道,这事不能瞒大郎,如果瞒了,那就是背叛,做为大郎的影子,徐守仁就算知道百里无忌会震怒,但也绝不能瞒,一瞒,后果会更严重。
徐守仁能做的就是在言词之间,尽量地为二人开脱。
但这次,徐守仁能猜到百里无忌不会怪罪,因为,这是明国的最后一场仗,战争结束之后,除了自己,其它人都将告别新军,就算百里无忌为他们安排了御林军中相应的位置,那也只是去了一个吃闲饭的地方,明国如果要让御林军参战,那样的局势估计他们这一代是看不到了。
百里康就如徐守仁所料,他丝毫不担心他的后路,在百里康看来,徐守仁只要撑住三天,百里义或者孙仕旭部就会如期而至,只会提前,绝不会延后。
就是一种对兄弟的信任,也只有这种信任,才能为战场局势带来意外的奇迹。
可百里康无法预料的是,腾冲城经过高方数年的经营,竟会坚固到如此地步。
如果说百里无忌在来州建了一座小型四方坚城工程已经很大,那么与腾冲城比起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高方在四个城门外都建了瓮城,所有城墙皆都建成三丈高,一丈宽,就算是在上面跑马,也是相当得宽敞。
而城楼更是较城墙高出一丈,城墙上每隔五尺就是一个垛口,以方便射箭。
而城门上的城楼,投石器、床弩、滚石擂木等等一应俱全。
这样的城,让百里康仰天苦笑,凭自己三千明军和不足八千的段氏军,想啃下这块骨头,比登天还难。
百里康虽然睿智,但终究不是神仙,这种仗无法打,甚至连平常可以使用的策反、诱反等都用不上。
腾冲府做为高方经营多年的老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