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抛出建国的提议。
于是,“麻逸国”建立了。
麻逸二字出自卢诗韵之口,意为黑人的国土。
卢诗韵见上面生活的土著都是肤色黝黑之人。所以带着些戏谑的意思,为其取名为“麻逸”。
她并没有霸占这片土地的意思,她仅仅是向在这片土地上逗留,为她已经生下的儿子,创造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
尝到了胜利、成功滋味的麻逸国大王却不同意卢诗韵的淡出,因为。国家的建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卢诗韵的指点。他再三挽留卢诗韵继续为其出谋划策。
可惜卢诗韵医术在行,对于国政也是一知半解,而赵彦韬打仗还凑合,政治更是一窍不通。推辞不掉,无奈之下,卢诗韵提出每月初始,麻逸国大王可以来自己的大宅听取对国政的建议,由此,就定下了这个每月初始会晤的规矩。
而卢诗韵也由此被麻逸国从上至下敬重。
官员敬重她是因为她几乎可以左右麻逸国大王的一切,平民敬重她是因为她救活了太多人的性命,还有她那仁慈的心。
卢诗韵对于麻逸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有着莫大的功劳,也正是因为她,百姓才得已与中原百姓进行商贸,他们用吕宋的黄蜡、珍珠、槟榔等交换中原瓷器和铁器,由此带来生产和生活的显著提高。
就这样,数十人在吕宋长久地居住下来,至今已经有二十一年之久。
东儿姓百里,名思东,正好二十二岁,他算起来只比百里忆韵小几个月,想来忆韵也该嫁人了吧。
卢诗韵的漂浮的思绪令她的脸上流露出淡淡的笑意,百里忆韵,他真的想着我吗?
在离开大陆之前,卢诗韵就听闻孟延意为皇帝生下了一个公主,而皇帝赐名忆韵,曾让卢诗韵差点动了回京城的念头。
这些年来,从往来的商人间听到片言只语,卢诗韵大概知道百里无忌过得很好。
这很好指得是百里无忌有了妃子,而且有了太子。
这让卢诗韵彻底断绝了回去的心,本来,卢诗韵打算让百里思东在十六岁时就回去,毕竟他是百里无忌的儿子,而且回去认祖归宗也能让孩子有好的教育。
她纵然再不舍,那也不能将东儿一直拖在身边。
可听到百里无忌已经有了儿子,卢诗韵才断绝了让百里思东回去的念头,因为卢诗韵知道,这时如果百里思东回去,那就很可能委屈了东儿,因为,卢诗韵并无名份。
如果百里无忌没有儿子,那么,就算卢诗韵没有名份,百里思东也会受到明国朝野的敬重,毕竟做为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