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同他爹是没法比的。”
呦呦想了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所谓“矮子里挑高个儿”,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
“你说,大皇子什么时候回京呢?”呦呦也觉得离得太近了,很热,就主动拉开了距离,仰面躺在床上,看着床顶。
“不知道,这得看皇上让他什么时候回来了。”萧沐仁想了想,“我估计,怎么也得腊月吧,正好回来过年。”
不得不说,萧沐仁还真蒙对了,四个月后,大皇子于腊月二十二、小年的头一天到达京城。
作者有话要说: 嗯,大概还有十章左右完结,你们来猜一猜结局呀?
☆、第二四二章
第二四二章
过了十多天, 一进八月, 末伏的暑气还没散尽,一个消息将京城的气氛再次炒热。一向十分低调清廉的京城知府宋大人竟然开了三天的流水席, 说是为了自己母亲庆寿。
皇上听说后并没有在意,“老太太七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 做儿孙的开个三天流水席算什么。”
皇上说完了将手中狼毫笔放下, 仔细端详了桌上的大红金箔纸,纸上一个行云流水的“寿”字。皇上点点头,吩咐太监取了白沙过来将墨迹吸干, “裱起来,给老人家贺寿去。”
宋大人接到这样的贺礼,立刻带着全家朝皇宫的方向三叩九跪,感谢皇上的恩赏。然后又叫夫人给他换了衣服, 进宫谢恩去了。
不过皇上并没有见他,皇上甚至都不在御书房,宋大人只能在御书房外的广场上再三叩九拜, 表达他对皇上的感谢。
皇上给臣子之母贺寿,虽然只是一个“寿”字, 可是这个“寿”字和普通的“寿”字不同,这是御笔, 是皇上的恩典,说明皇上对宋大人的看重,甚至有人推测出宋大人怕是很快就要入阁拜相了。
于是, 之前只是收到了请帖,只打算送一份不轻不重的礼物却并不打算亲自前往的一些官员纷纷重新变了主意,准备亲自前往了。既然要亲自前往了,那么寿礼就不好太轻了。
王公贵族们不用说,宋大人是朝廷重臣,有实权,平时拉拢都拉拢不过来,只是以往宋大人太坚壁清野了,他们找不到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当然不会不放过。就算当家人不会亲自前往,也会派个世子或者差不多地为的人去,寿礼更不会轻。
另外一些官职差不多的比较有家底的也不太用发愁,总能找出一两件拿得出手的寿礼。但是那些没什么家底、又比宋大人官职低的官员就有些犯愁了,太轻了吧拿不出手,谁知道那天就要求上门去,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