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大姑,这位大姑跟明子爹已经是出了五服的同族了。明子觉得毕竟是同族,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血缘关系的,最好还是不结亲。但是,她人微言轻的,哪有她说话的份儿啊。
爹娘都对这门亲满意,婆婆是同族的姑姑,总不会对大姐不好,又都算是知根知底,也不怕再出了前面赵家那样的事情。问了大姐自己的意见,大姐能有什么意见啊,都二十三了,再不结婚,都耽误二姐的亲事了,就同意见见。
因为有一层亲戚关系在,开始也没说什么相亲不相亲的,就双方在老姑爷家找了个借口见了一面。大姐回来也没说什么。
没说什么其实就相当于是同意了。
当事人同意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双方家长见个面,对方给大姐买了身衣服,就算是定下了婚事。两人年纪都不小了,当时就定了,过了年就结婚。
大姐的婚事定下了,接下来,就到了二姐了。
二姐人长得好,性格也活泛,嘴甜会办事儿。那媒人多得都快踩破了关家的门槛。
明子是怎么也没想到,宋知青居然也会对二姐有想法。
宋知青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了,只是他一直也没有透出要在当地找媳妇儿的意思,跟知青点的那些女知青也向来没啥联系,平常不是待在大队里,就是待在他挂点儿的高官屯。大家伙都以为,人家这是不会在当地找了。毕竟,才二十刚出头嘛,男人要是有本事,就是三十岁再找,也能找到小姑娘。
要说这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
如果宋知青是拖人正八经的给明子爹娘提亲,没准儿明子娘能同意呢,毕竟相处了这么长时间,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又教了明子好几年。
哪怕是他自己跟明子娘说,明子娘可能都不会挑他的理,毕竟他是孤身一人在东北嘛,也没个亲戚帮着张罗,自己提,也说得过去。
坏就坏在,这事儿它是被别人传出来的。
之前三姐跟高章的事情就是一些半大小子总拿着玩笑。这一回,又是那些半大不小的闲汉们传出来的。
其实二姐跟宋知青还真不熟,只能说是认识,连都没说过几句。虽然宋知青待在关家的时候不少。但是呢,他来的时候,一般二姐都已经出去上工干活了,等二姐回来的时候,他又已经走了。
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出了宋知青看上二姐的传闻。说是两个人有暧昧。
当然,农村的土话说得可不会这么好听。
传到明子娘耳朵里的时候,明子娘气坏了。明子小姨的事情才过去一年多呢,这种私相授受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