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意思,三哥那人老实,只知道闷头干活儿,干到老也就是个干活儿的,还不如回家多种点儿地挣得多呢。
士安大哥没有回家,因为接煤表现得好,被领导留下了,管油坊,还有今年砖厂接了个大活儿,给几百里之外的一个林场收猪肉。他负责记账。大小也算是个小领导了,都跟领导一起吃小厨房的小灶了。得忙活一冬天呢,年前能帮活完就不错了。
也许是因为大哥的工作有着落了,也或许是那个喝鸡蛋水的偏方有效果了,明子娘今年终于没有再住院。全家都松了一口气,她可是全家的主心骨,一住院,大家伙儿都跟着悬心。
明子放寒假了也不敢歇着,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了似了,就怕随时可能会恢复高考,她没准备好。所以,放假也在家学习,从来不出去玩。还特意让大哥帮忙在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了人家堆在库房里十多年的旧书回来看。历史,地理啊,物理化学数学那些。
相对于明子的紧张和努力,老姐和小文哥算得上是没心没肺了。本来学校就没教什么了,人俩人也特别心大的得过且过,教什么我就学什么,不上课都跟着老师同学一起浪。混日子。老姐成绩中等,小文哥就不用提了,根本没有起色。倒是因为长得实在是结实,干活儿分外的给力,有劲儿,勤快,比大人都能干,也算是一个优点吧。
但是吧,明子还不能劝,因为他们的状态才是时下最正常的状态。再说了,老姐的成绩也不算差,劝啥呀?说快要恢得高考了?赶紧学习,将来考大学?别逗了,会暴露的。
更重要的,老姐才初三,小文哥才初一,也确实不着急啊。
今年家里杀猪的时候,格外的热闹,大哥厂里的领导就坐了一桌。拐上几个弯儿都能扯上点儿亲戚关系,加上大哥也算挤进了领导圈子里,请同事吃个猪肉也正常,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明子娘好客、人缘好的名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进了腊月,士安大哥就开始一趟一趟的往家里搬东西,三五天就回家一趟,家里的自行车已经归他用了,冬天雪地里不好走,一次带不动太多东西。他就二三十斤米,面的往家里送。包豆包的时候,他往家里送粘大米,送了两趟,明子爹去磨坊磨了糯米面回来,蒸了两锅粘大米豆包,出锅的时候,全家吃了一顿,尝尝鲜,剩下的,都冻起来了。明子知道,剩下那些,除了爷爷能吃上几顿,明子娘肯定都会留下来待客的,他们是别想再吃到了。
大家还送回来两袋子普通大米。过年的时候,家里就能吃上大米饭了。
年前,又送回几十斤豆油,留着给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