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一码是一码的。
像老姐夫,小文哥这么些年的工地,都是老姐夫做工头儿,每一年,工钱那是一分都不会少的,该多少就是多少。像大姐夫和二姐夫,当初说了不要工钱,因为又是楼又是省城里的门市的,不好意思再要钱了。但是实际上,每天都跟工人拿一样的工资,大哥也好,明子也好,不多给,但是也不会少给。
工作之外,几十万的房子,说给就给了。但是工作上,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再比如,飞鸿的房子,小文哥一样是收钱的。几十万的房子都能送,十来万的房子送不了吗?并不是!不是送不起,是不能送而已。
所以,自家有工程的时候,老姐夫当然更愿意在自家的工地干活儿,徒弟们也都乐意,关家的工地待遇好是有名儿的,不光工资能高上那么一点点,对工人,都是当家人处的,吃的喝的,从来都不吝啬,也从来不在工人跟前儿摆老板的谱儿,好多工人都多,跟着这样的老板,别说工资还多一点儿,就是少一点儿,图个顺心,也不去别人家。
小文哥的事儿好办。
大哥的事情,却是一个新的领域了,以前爷爷种了一辈子树,可那都是一棵一棵,攒了一辈子五六十年攒下的,这种大面积的,可没种过。还有人,那么大的地方,得有人看着吧?前不着村儿,后不着店儿的,最近的屯子还离着三四里地呢,没有个靠谱的人看着,绝对不行的。
大哥开始联系了大嫂最小的弟弟,可是人家在家里养猪呢,这两年正是效益好的时候,来了,给人家多少钱啊?不好办。再加上,小舒儿姥姥前几年脑出血,好不容易救过来了,现在身体也不是太好,当儿子的不放心老人,要在家看着。
后来,大哥左挑右选,最终选了老姨家。老姨这一辈子,前半生被婆婆压制,日子还不好过,总是挨饿,还没有娘家,明子娘一直不肯原谅她,连姐姐家都去不了,能投靠的人都没有。后来,终于被明子娘原谅了,有了依靠了,在大哥的帮衬下,日子也好过一点了。再后来,婆婆去了,头上的天也晴了。可是儿子又不孝顺,耗尽家财把他供出去,中专毕业之后,回到镇上开了个修理铺,给娶了媳妇,买了房子。只后,就算是没了儿子。
十八家子十年九灾,根本没收成,没饿死就是命大。干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攒下,一点儿积蓄都没有。快五十岁的人了,外面还欠着债呢,身体还不好,糖尿病。
大哥也是为了再拉老姨一把。才决定让他们老两口过来的。
年前年后,趁着走亲戚的时候,就一直在安排这些事情。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