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意的女子,都有可能成为皇后。所以在臣看来,灭杀之法根除不尽,此乃下下策。”
太后听了,微微眯起了双眼,盯着闻守绎道:“你既知哀家选殷红素为皇后的目的,心中可有怨言?”
“臣不敢有怨言,也不可能有怨言。臣一直从心底敬重太后,对于太后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一直是心服口服的。”
太后漫笑一声:“你倒是说说,你对哀家……怎么个心服口服法?”
“臣敬重太后虽身处高位,却一心为大曜着想,为皇上着想,为避免外戚干政,一直不曾对本族人许以高官,也不曾为自家人谋取厚利,这在历代后宫嫔妃之中,实属少见。”
太后听到此处,微微有些动容,脸上不屑的表情略略淡去。
“再者,平衡三公势力,是先帝在位时就一直强调的大原则,太后此举,正是沿袭了先帝治国精髓。臣蒙先帝错爱,有幸将自己微薄的学识传授于皇上,这对臣来说,已是最大的荣光。现在臣虽身处丞相之位,却丝毫不敢有居功怠慢之心,日日提醒自己,应为皇上、为大曜尽一份绵薄之力。
“但臣手中权势日渐壮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若太后与皇上想要收回,臣也毫无怨言,必定即刻交出官印,但求皇上心安、太后心安,小人无从进谗,恶人无处作梗,以换我大曜朝政安稳、太平。”
闻守绎说罢,从怀中取出官印,双手并举,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
第二十三章
闻守绎此举,非但出乎成帝与太后的意料,就连站在一旁的殷峰,也忍不住朝他瞥了一眼。
成帝迅速看了看太后,赶在太后开口之前,怒斥道:“闻守绎,你这是什么意思,官印岂能儿戏,还不快收起来?!”
于是刚想张口说话的太后,只能默默将话咽了回去。
成帝又和颜悦色地对太后道:“母后,丞相所说,也不无道理。您看……”
太后知道这是成帝在给她台阶下,于是和缓了语气道:“闻守绎,平身吧。”
“谢太后。”闻守绎说着,缓缓站起身来,却不敢再落座。
太后问道:“那么依你之见,凶手会是谁?”
闻守绎微微迟疑了一下:“这个……臣不好说。”
成帝道:“既然母后问了,你但说无妨,不过是猜测罢了,母后不会跟你较真的。”
太后无语地看了成帝一眼。
闻守绎斟酌道:“依臣之见,袭击殷大小姐之人,有可能是一些不长眼的寻常贼寇;有可能是与殷大人有利益冲突之人;也有可能……”闻守绎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