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背地里的那些风言风语,别以为我听不见……”
韶宁和心下一哂,李往昔这话可冤枉他了,别人是不是背地里说了李往昔什么坏话他不知道,但至少他自己做到了口风严实,除了在自家宅院里偶尔吐槽闻相,出了这门,他便从未在外人面前说过一句他人是非。
但是他也知道,李往昔所说的“你们”,并非特别针对自己,否则他也不会来这里卖醉了。
李往昔不等韶宁和接腔,便又自顾自地道:“但是没有关系,我不怕被你们嚼舌根,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我一早便做好了受人奚落的心理准备,只要皇上看重我,只要皇上认可我的才能,别人怎么看,我都不在乎。”
韶宁和默默看着他,眼中流露出几分怜悯——你真是这么想的么,往昔?亦或只是在自我安慰?
只听李往昔继续道:“可是……可是现在,连皇上都……”他话说一半,又开始呜咽了。
韶宁和终于被勾起了一丝好奇:“皇上怎么了?”
“当初招揽人才的想法是皇上自个儿提出来的,我只是配合皇上提出一套激励措施,来扩大推行力度罢了……现在朝中有人反对,皇上便又开始数落我的不是了……”
韶宁和一听,便猜出了个大概。
这段时日,他虽然整日跟着周长风东奔西跑、不务正业,但对于朝中的局势,还是略有耳闻的。
李往昔提出的人才奖励机制,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见效很快,但随之而来的官员编制庞杂、财政开支过大等负面问题也逐一显现。
对此,朝中已陆续有人提出了质疑的声音,尤其是太尉殷峰,自从孙女入宫做了皇后,他的腰板也突然硬了很多,竟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继续推行该政策;而原本一直与殷峰不太对盘的丞相闻守绎,却破天荒地没有站出来声援成帝,可见此项激励政策已经非常不得人心。
成帝毕竟是一国之君,即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当着百官的面,一时间也难以下台。这个时候,便需要找一个能为皇上背黑锅的人,于是众人便都将矛头指向了这项激励政策的始作俑者,李往昔。
其实仔细推敲起来,成帝对李往昔还算是网开一面的,虽然政策被叫停,但李往昔既没有被降职,也没有被撤职,只是被停了三个月的俸禄而已,这已经算是最宽大的处理了。
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失去了成帝这座靠山,李往昔当初便宜得来的这个光禄丞的位子,便越发如坐针毡了。
想到此处,韶宁和突然忆起,当初李往昔初升官的时候,伶舟便做过断言,说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