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殿沉寂,安静到有人忍不住抬眼偷觑,暗想皇帝莫不是好不容易醒过来又被御史大夫气晕了……
静了半天,可算看到他冕前的十二旒一晃,声音平静如旧,只是添了一声很有些哀伤的叹息:“朕知道自己进来身子不济,储君的事是该考虑。朕尚无皇子,立谁为储,众卿议一议也好。”
118
文武百官没注意到良王的一张脸瞬间阴沉了,四下议论着,各出各的主意,各有各的道理。其间倒不乏有人提出先立后,这回倒没什么争执了,本着“圆陛下个遗愿”的原则,什么出身什么礼数那都是天边浮云,随便吧!
良王听得直郁结于心:你们倒是……早答应啊!早说这话啊!你们知道他现在安的什么心思吗!
贺兰世渊把“将死之人”演得十分到位——数日之前,朝中还争立后之事争得热闹,他一个人舌战群雄,甭管大臣们怎么不同意他就是半步不退;如今……朝臣们再无反对意见,对于立沐容为后一事一片赞同之声,皇帝却是神色恹恹,一副无关紧要无精打采的样子。
直让前阵子反对的朝臣们心中有愧,怎么就闹得成了“遗愿”了呢!
鉴于皇帝对立后之事再无兴趣,这事虽是中间有人提了、引得一片赞同,但到底是继续不下去,话题很快又从立后转回了立储上。
贺兰世渊没有皇子,如是当真驾崩,要么传位给几个弟弟,要么挑宗室子嗣过继到膝下继位。
朝臣们更倾向于后者,如此过继到底是正经小一辈,也算是传给儿子。便算是撇开这辈分不说,亲王们最小的也十五岁了,各有各的封地、各有一方势力,不管皇位给谁,总会有其他人不服的吧?
到时候闹得天下大乱可不是个好事。
但是算起来……目下宗室的子嗣也不多。
自然还是要从近亲里挑,皇帝在一干兄弟里已是最长,也才二十四岁,无子;下面的弟弟们,就行二的和王和行五的靖王有子,其中靖王目下还就这一个儿子,“抢”过来不合适;和王倒有俩儿子,但他自己胆小怕事,两个儿子据说也是,担不起大任啊!
选项很少,认真负责的朝臣们争来争去争不出个所以然,别说说服同僚了,就这么三个选项,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于是“病入膏肓”的贺兰世渊微笑着抛砖引玉:“众卿也不必非从这三人里选,如是不行,从一干亲王中挑一个也可。朕必定安排好各项事宜,避免大乱。”
殿中安静了好一阵子,良王憋得想先众人一步推个别的“选项”出来,免得安静过后注意力就全投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