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谨言心知,这次大皇子精心设套,如果不是他恰巧在府里,如果不是萧家发动全员保他,如果不是大统领亲自查证,他根本不可能全须全尾地走出银枭卫大牢。
在大皇子的计划里,谋杀襄平是第一环,等萧谨言入狱后,肯定有一条完备的罪证链等着他。可惜他们没算准大统领的心思,大统领没有将查证的事情交给任何人,反而是自己亲自动手,这样一来,大皇子替萧谨言准备好的“证据”反而不好用了。
萧谨言也因此逃脱一劫,可是银枭卫里的差事,却被全部停掉了。恐怕得等真凶落网,萧谨言这个疑似凶手的人才能重回银枭。
大皇子这样狠毒,萧谨言可不是任人算计的性子。可是萧谨言告诉自己,还不到时候,扳倒一位皇子唯有借另一位皇子的力,但是四皇子还没有落难,他们现在去投诚,并不会得到四皇子最大的感激。
雪中送炭,自然要等雪下到最大的时候再去送温暖。
作者有话要说: 总觉得我说出来你们会打我,可是我还是想说
容思勰和萧谨言两个人打闹发狗粮的时候,襄平正在被人灌毒酒。
今天做有道词典的那个守护汉字的测试,我守护的汉字居然是"颢",(⊙o⊙)哇
第105章 雪中送炭
明成晖将调查结果送到御案上, 皇帝翻了翻, 什么都没说。
可是紧接着,启吾卫左使并不是呼声最高的容颢南顶上,反而空降了一个人。
这位新左使一上台, 就旗帜鲜明地和宸王唱反调,最后更是在朝堂上公然上书,说宸王连任启吾卫统领一职已久,启吾卫几乎已成宸王府的私兵,他冒死向皇帝请命,撤除宸王的统领之职。
皇帝压着折子,没有说准也没说不准。可是左使接下来和宸王争权夺利的行为,皇帝全部默许了。
远离朝堂的市井尚且不知这个鼎盛的帝国正在经历什么, 但是穿着官服的大小官员们, 都已经嗅到风云剧变的前兆。
距离上一次夺嫡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已经很少有人记得, 昭宗年间夺嫡时,那是怎样的腥风血雨。
世界上永远不缺聪明人,能在朝堂上混上一席之位的人, 都是聪明和更聪明的区别。所以不乏有人看出来, 新左使敢如此肆无忌惮, 不过是因为背后站着大皇子。现在,到了大皇子和宸王府一决高下的时候了。
轰动一时的公主毒杀案,也很快湮没在新一轮的刀光剑影中。
启吾卫内暴动不断,大皇子和四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