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从而找到不错的工作。
关一禾从小到大顺顺利利,家里又能给她兜底。人若是没有强烈要往上走的欲望存在,一切都是泡影。再加上她小时候太过于出众,参加什么比赛都是随便拿一等奖,等到了本科,得第一开始变得困难,她不愿意跟他人承认但自己心里很清楚——这个落差让她不舒服。
于是就摆起了烂。
关一禾盯着那条朋友圈,心想:委约费估计还没我一双鞋子的钱多。
似乎是还有点难过,她又想:这个月加起了我只工作了十天不到,就赚了小六位数。
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
对吧?
对吧。
关一禾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为了让自己开心,她早就学会了自洽。如此之类的安慰理由,她很擅长去寻找。内心深处的想法是如何,她想过后就从不深究。
反正过一天是一天,她还年轻。
确实年轻,关一禾经常觉得三十岁才是她理想中的十八岁。
有钱有闲,朋友常在,父母不管,最大的烦恼就是没什么烦恼,导致她几次想下笔写曲子都觉得灵感空空。
镜子里的她,除了更成熟以外,看上去也跟二十出头时没什么区别,甚至因为阅历更有味道。
她歪了歪头,自言自语道:“小题大做。我已经在过完美生活了。”
将不开心抛到了脑后,她又变回那个对一切都不太在意的关一禾。
-
看来一下本章内的音乐相关好像没什么需要科普的哈哈哈...
大概说一下吧,现在音乐界内不管是演奏专业还是理论专业,参加音乐节、比赛这些都很重要。但对于某些作品或者演奏风格不适合参加比赛和音乐节的音乐家们来说,有点被夹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因为比赛获奖多,音乐节就愿意邀请你,音乐节邀约多,比赛获奖的概率其实会高一点(有知名度嘛),所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于是真的会有很多音乐家为了比赛而比赛,空有一身技术,毫无感情。国外的很多韩国音乐生就是如此,不是我贬低,而是很多德国教授现在甚至不愿意收韩国学生,理由是他们入学考试时太厉害,可是一旦开始教学,就完全无法变通、变得很死板。
可是韩国人现在在国际比赛里真的牛死了,太能卷了...也不排除很多是感情+技术都很好的哈。
不太理解的请务必问我。
本文全文免费,请支持正版。全平台同名,vb@我还是自己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