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早故不提也罢,他老人家早年曾经跟着宋公景濂读过几天书。我这几笔字更是鹦鹉学舌,哪里比得上王公子三岁识字、四岁写千字文、五岁读唐诗宋词、六七遍学四书五经,八岁便能下笔成文章!”
宋濂可是当时的诗文大家,一代之宗,就连太祖皇帝都推崇备至,学生更是遍布朝野。
“哦,果然是大有渊源。”王贞庆惊讶问道:“东方兄怎么又对我如此了解?”东方中愈成功岔开话题心中松了口气,微笑说道:“神机坊无所不知。”“哦,我倒忘了这个茬口...”王贞庆兴趣浓厚,便与之攀谈起来。
六年前满门十族都被诛杀,东方中愈自此孤苦伶仃,今日遇到儿时好友心中很是亲切,虽然不能相认心情还是愉悦的,两个人相谈甚欢。李庄贤有些不耐,但是看到二人投机也没有打扰,一直到了中午才提醒王贞庆应该离开了。
王贞庆只好恋恋不舍的告辞,刚跨出门槛忽又转回身来,笑着说道:“东方兄来得很巧,今日京师有场大热闹同去看看如何?”
东方中愈毕竟年轻好奇,便问道:“不知是怎样的热闹?”
“秦淮河百花会,呵呵...几百佳丽争花魁,可不能错过啊!”王贞庆也不等他答话便说道:“你等着,我申时过来接你,说好了啊!”说罢,同李庄贤上马去了。
东方中愈此次回来报仇,本就想借助这些儿时玩伴之力,还怕没机会接近呢怎么会推脱?等到过了申时王贞庆来找,同百里擎苍说了一声便一同前往。
那秦淮河离得夫子庙不远,东方中愈和王贞亮、李庄贤三人骑着马片刻就到了。
十里秦淮碧波荡漾、水面之上薄雾冥冥,两岸杨柳青青倒垂水中、炊烟袅袅、夕阳西照,好一番诗情画意。
今日的夕阳格外红彤彤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映出一河的红晕,风吹波起却又折射出无数金光粼粼,仿佛是满河的金水流淌。
岸上行人如织、人头攒动,个个都是彩衣锦服,无处不是欢声笑语。由于时间还早,水中还未见画舫,只有三两鱼舟徜徉其中。
王贞庆想得周道,早早在望水轩定了靠窗的座位。沿秦淮河南岸共有九座楼阁,望水轩是其中最靠近河面的,都知道这里便于观景很多人前来预定,自然便有定不到座位的。
东方中愈三人上到三楼,李庄贤不禁惊呼一声,“怎么有人占了咱们的座位?”王贞庆一看,居中挨窗的座位上果然坐着两个人,立时便招呼伙计过来询问。
伙计解释道:“您不是没来嘛,那二位便说先坐一会儿,您别着急马上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