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漂亮,能不能送给我做成亲的礼物啦?”韩旭厚着脸皮问。
“成吧!”罗非有些舍不得,毕竟虽是个小物件但很搭手工的。不过韩旭有什么好吃好喝的也想着他,要是连这都吝啬那也没法交朋友了,送就送吧,不送这个也得送别的。
“就知道你不能跟我抠门儿。得了,那我先回了,下午我家木匠兄要来,我得去给他做点儿吃的。”韩旭笑着跟罗非摆了摆手,出门走了。
罗非继续绣了一会儿,揉了揉颈椎和眼睛。绣东西就得低头,久了颈椎就不舒服了。
上一世他这方面有才艺,但最终没太做这些主要也是因为觉得辛苦。虽然不用动地方就坐在那儿绣就行,但却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
而这一世,却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至少现在没有。
他想顿顿有白米饭有肉,或者即使是吃面食也要能有两样配菜,还能每天都吃上水果。而想达到这样的水平,他就必须努力。席宴清很努力,用席宴清自己的方式,他自然也不能懒下去。
其实华平村的生活不算特别好,但糊口没问题,只要努力种田,基本都能混个半饱。问题是,你得有那么多田才行。
张扬帆家算了江白宁一共是一家五口,五口人就有三四十亩田,因为不光分的田,他们还有自家开的山地跟后买的地。常规分的地会回收,但是自家开的和后期买的却可以一代代传下去。张家在华平村住了多少代了,有那么多地,说他家在华平村排前三甲,一点没毛病。但是罗家和席家不行,因为两家都遇了问题,地都被卖了不少,所以年年都没有剩余,而且平时也就是吃个饭度日子,不能生病,也几乎很少能添新衣。
不添新衣行,可谁能保证总也不生病?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里的地亩产太低。
罗非对现代的粮食产量没什么概念,但据席宴清说,现代普通的水稻亩产都能达到四五百公斤,如果是杂交的或者是最优良的稻种,加上科学化的管理,亩产八百到一千公斤都有可能。但是这里呢?这里的水稻亩产只有约一石半到两石,算下来差不多八十到一百二十公斤?和现代差了多少倍。
总而言之一句话,想在这里靠种地发家,还是歇歇吧。除非有一天你地多到可以当地主,只收租子就能过活,或者找找看袁隆平先生有没有带着科研设备穿过来,不然,不太可能。没看张家那么多地还得下地干活?
罗非边绣蝴蝶荷包边自个儿开导自个儿。过一会儿把今天要绣的部分绣完了,就去了罗家。到时间跟罗茹学做饭呢,可不能缺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