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上,陈敬云的注意力也都在争夺军权上,对这里政斧构架就没有过多深入的讨论。不过这类事情有湖北那边的军政斧样板当参照,也不用费太多精力,很快一个大体的军政斧构架就拿了出来。
全称为福建军政斧,之所以称福建不称福州,自然是为了大义名分,如果只是叫福州军政斧的话,从名义上就只是一个城市的军政斧,对整个福建无统属名义,这点是陈敬云决不能接受的,郑祖荫和魏胜田等人也觉得福建光复大业还等着他们继续进行,自然也不愿意把脚步局限在福州一城。
福建军政斧下属的各部中,原本郑祖荫等人是想要照搬湖北那边的,但是陈敬云说福建有福建自己的局限姓,不能一一照搬,同盟会诸人一想也是,当即就是在湖北军政斧的基础上另行设置。
即设:军务部、民政部、财政部、外交部、司法部、工商部、教育部、交通部、监察部共九部,其中各部职能从名字也能看出来。九大部确定下来后,魏胜田道:“军政斧构架已定,下面我推举陈敬云为福建军政斧都督,掌管一切军政事务!”
一听到这话,下面众人立即就是慎重了起来!刚才讨论政斧构架的时候,他们并不在意什么,他们在意的是什么人能当什么职位,比如这个都督之位。
要当这个都督之位,可不是说随便推举一个阿猫阿狗就可以的,至少在场众人中符合资格的没有几个。郑祖荫在福建同盟会内部的威望是足够了,但是对于新军以及福建省内民众而言是不可能的,民众尚且不说,陈敬云手下的军队也不说,恐怕就连林文英等同盟会掌控下的新军也不会承认的。魏胜田是外来户,来福建不过半个月,连人都不认识几个,如果他不是顶着孙中文的名头来,估计都没人搭理他。剩下的林文英和萧奇斌对于新军而言,威望都嫌不足,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这年头,威望这东西说有也可,说无也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袁方对李继民和林文英的劝降嗤之于鼻,但是收到了孙道仁的信并见到陈敬云后,立马就投诚了。换句话说,如果让林文英和萧奇斌当都督,别说劝降秦玉年等其他新军了,估计城内的新军立马就得乱了。
其实,他们还有一个很好的选择,那就是许崇智。但许崇智远在邵武府,那里也有好几个营的新军需要劝降以及强有力的高级将领来掌管,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回到福州来,更何况,就算他能回来也得好几天之后了,几天时间过去了黄瓜菜都凉了,更别说都督之位了。
众人想来想去,都是把目光投向了陈敬云!
现在的陈敬云可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