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旧业去街上摆摊,林绣在纸上写下几个方案。首先不能就地而坐,得让食客们拿走了吃。
糕饼点心太费功夫,何况从牛乳糖油再到精米精面,无一不是白花花银子堆起来的。
诸如馄饨卷饼之类包肉包菜的小吃又不易保存。她不由得皱起眉头,在纸上划掉这几个备选项。
正冥思苦想着,庙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了。
外面细雨飘蒙,带着雨丝的风也窜进来。
林绣闻声抬头,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陶小姐?”
陶如蕴撑着伞,耳边明珠摇晃,轻飘飘一句话带着香风落了下来,“既无处可去,为何不来陶府找我?”
她打量四周一眼,很嫌弃地皱起眉头,“何苦在这地方凑合。”
林绣怔了怔,不知该说什么。
自上回送过雪媚娘,她又提着新鲜糕点去了陶府几次。虽丫鬟说陶小姐很愿与自己交好,她只当贵女八面玲珑,惯会做事,从没想过找她帮忙。
陶如蕴合起伞,眉眼一扬,补充道,“是阿宜告诉我的。”
沈宜昨日赏花归来路过移观桥,听说一户人家屋子塌了,还是个卖炊饼的小娘子。她拦下邻居细细打问,才知道那小娘子似乎是去庙里暂住几日。
阿宜,是那个弱不禁风的沈家大小姐吗?林绣若有所思。
沈小姐尤其喜欢双皮奶、芒果酪之类的,只是在府上碍于淑女颜面,不好过多贪口。自己摸准了她的口味,总换些新花样,两人渐渐熟稔起来。没想到她是个如此面冷心热的。
看她出神地想着什么,陶如蕴有些心急,“你就打算一直在破庙住下去吗?”
“我已找到了暂住的地方,一会就搬到邸店。”林绣眼眸半抬,心中有些许触动。这些高门小姐们,倒真是很有些热心肠。
陶如蕴松了口气,语气仍有些生硬,“那就随你吧。”
林绣手心一沉,多了一兜碎银。
“她托我把这些给你。”陶如蕴本来走出几步,又转身道,“陶府空闲屋子多得很。”
说罢也不等她回答就走了出去。
言下之意明白得很,林绣把银子细心装好,目送她走远。
唇角却是不自觉地勾起来。
----
离城隍庙不远就是梅关,此处临近驿站,常有驻京官差、各色买办商人和外地游客出入。因此饭馆酒庄之类极其繁多,几乎要达到三步一家,五步一楼的程度。
不知这噱头真假,京中灌汤包第二十八代传人和前朝御厨重重重孙等在此齐聚一堂,来过某家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