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的,让人担心一铲就破。
扁平的小铲子是她找工匠定制的, 京中独此一个,和豆腐块大小正好契合。
煎豆腐得用猪油,一擦铁铛, 立即闪出明可鉴人的光。涂上辣酱,让羞涩的红椒也给火烘烤, 转成浓重的金黄与赤红。豆腐最外层烙出极美的花纹,里头还是柔嫩异常。
林绣有意炫技,铲子在手里转了两个圈,稳稳地停落。“以后不想吃豆腐了,还有煎饼果子、鸡蛋灌饼、烤冷面”
和薄油噼里啪啦声同时响起的, 是一片吞口水声。
林绣熟练地翻面,“别看外头糊上层脆壳,里头其实比蛋羹还嫩。”
汤汁收稠了,在豆腐边缘“咕嘟咕嘟”冒小泡。这时再数三个数,只需眼疾手快,铁铲平平地推出去,找准底儿就迅速托住。
“啪嗒”一声,煎豆腐翻转在没弧度的白瓷盘上。
多完整精致的造型,林绣思念起自己的老本行。这时就该给个近景了,随着背景乐盘子慢慢转起来,不过眼前这块桌布拍在镜头里定要反光。
热烫的豆腐,唯喷香二字。
突然“哎呦”一声,桃枝瘪着嘴泫然欲泣,“咬舌头了。”
珠梨捏捏她的发髻,忍俊不禁,“你还没吃呢。”
四四方方的豆腐,一块摞一块叠起座小丘。再随意撒几粒葱花,和煎五花肉片的样子很相似。
早晨刚起来,肠胃不能吃太多油水,因而剩下的两道小菜只在滚水中过一下。筷子一转,水煮菜梗就稳稳立在盘子上。
拌盐糖酱醋,酸咸甜味都有,正好下粥吃。
几人用过朝食,外头天色仍早得很,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找虫子。
珠梨还在梳头发,林绣托着腮等她一会,又转到门口踱步。
新修的屋顶气派平正,全无从前漏风漏雨的样子。前天她们才把屋顶打扫干净,笸箩和簸箕是早在上面摆出来的,在曦光下金黄一片,正好掩盖住青灰瓦。簸箕上暂时还没果干,她找来蜜渍冬瓜条代替。
这几天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仰起头看如意馆的屋顶。
金黄簸箕早早晾出来,让人馋起酸溜溜甜蜜蜜的果子。毕竟秋高气爽,阳光与时间能赋予果子最奇妙的味道。于是林绣趁热打铁,在店门前支起广告牌。
一大副画留白甚多,只在最中描画细致,一枚枚大而坠的鲜果好像真生在盛夏。顺便在一旁写:“店内用餐特赠新渍果脯。”
再给街上小孩子几个铜板,广告纸就漫天飞。
广告牌上的时间是三日后,林绣踱来踱去,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