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可从外地雇佣足够的劳力为自己服务。因为目前的官办农场只会把土地经营权授予本地农户,外地人还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再说了,本地不可能为所有本地农户或外地务农人员提供足够的耕种土地,依然会剩余大量劳力。而我们还在同时发展养殖业、畜牧业、林业等等,正需要他们。并且,待我们的工业发展起来后,各行各业都会跟着得到发展,就业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皆大欢喜。”梅香笑道。
畜牧业、养殖业、林业等也同样得到官府优惠政策的支持和有力的行政干预,发展得要比种植业快捷,已形成不小的规模,预计今年还将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在能够出产大量肉、奶、蛋、水果等副食的基础上,同时也为本地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例如毛、皮、木材等物。而位于宁武府辖区外的几个重要矿点和军马养殖场由于有胡聘之亲自插手操作,进展也很顺利,按计划完成没有问题。因此,在结束了这次被梅香高兴的称之为“春游”的活动后,康凡就该回去治理、整顿官场了。
第二十九章 我的晋军
宁武府的发展已经开始给山西各地带来繁荣迹象,这一点胡聘之是很清楚的。但在这个乱世,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究竟能维持多久,连这位当红的巡抚大人都不敢轻易下结论。如何能够维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使目前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延续尽可能长的时间就只能依靠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来实现了。而康凡准备自行筹集资金组建军队的事情传到他的耳中后,胡聘之便决定出面干预。
胡聘之很明白当朝形势:在直隶地区,一些朝中重臣奉旨编练的武毅军、甘军、毅军等新式陆军已有不下6万之众,这其中就包括荣禄亲自统率的南苑驻军1万多人。目前,朝中保守派和维新派的争斗是愈演愈烈,西方列强也是各怀鬼胎,瓜分中国之意已是路人皆知,内外形势极其恶劣。
在这种形势下,山西如果能够拥有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一方面能增加山西在朝廷中参政议政的分量,在内部争斗和抵御外部侵略时都有仰仗之兵;另一方面是自己已年过花甲,仕途不久矣。难得有康凡这样的一位在品行、能力等各方面都极其出色的年轻人来帮助治理山西,应是再好不过的事。
所以,胡聘之经过深思熟虑后,力排众议,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任命康凡为步军统领兼教官,组建一支新式军队,并在省内筹集了部分军费拨付给康凡,以做启动之资。
胡聘之是当朝少数几个文官、武职全兼的地方大吏,集巡抚和提督于一身,手握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