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超过2万吨、主炮口径均在3百毫米以上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成为这场海战的主角。英国皇家海军37艘、德国海军27艘这样的移动的海上钢铁堡垒在海上排成两条各自长达10多公里的队列,相互用巨炮对轰!最终,当这场堪称“空前绝后”的大舰巨炮的血腥海上对决结束后,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又被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逼回了德国本土,再次成为“存在舰队”,从此失去了作用。
德国在北马里亚纳、加罗林和马绍尔群岛上布置的防守兵力总共才数百人,又与本土相隔万里,眼见强大的北宁海军舰队列阵前来,立即放弃抵抗,拱手相让,好象早就在等待北宁派兵来接收似的。因此,鉴于德国守军给予了“相当好的配合”,北宁海军也给了守岛德军很高的礼遇,并将他们全部送回北宁加以妥善安置,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将他们遣送归国。对这些德军俘虏们来讲,他们可以说是这次大战中最幸运的一群德国官兵了。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严酷的消耗战阶段时,德国由于欧洲战事吃紧,国力消耗巨大,基本上使整个国家都变成了军工厂,导致国内食品、药品、日用品等的供应严重不足,必须依赖大清帝国的援助才能将战争继续下去。因此,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德国同意将上述太平洋岛屿交与大清帝国托管,大清帝国则需优先保证对德物资供应。
如此,大清帝国就名正言顺的拥有了这些岛屿,也因为需要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下想尽一切办法为德国供应物资,不可避免地就要公然挑战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从而进一步激怒了英国。但康凡并未理会英国的抗议,因为大清帝国也同样给英国供应物资,更何况供应的物资都属于人道主义范畴,没有违反任何国际法。
北马里亚纳群岛位于台湾岛东面偏南3千公里远的太平洋中,从其再往东2千多公里就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马绍尔群岛,而加罗林群岛位于北马里亚纳群岛的东南部和马绍尔群岛的西南部。康凡将这个岛群命名为东华群岛,成立了东华省,首府设在北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塞班岛上,使塞班岛成为整个东华群岛的行政中心,名称也就顺理成章的改为东华岛。
至此,大清帝国就拥有了南华、西华和东华3个海外岛屿省份,所辖疆域得到极大扩展,对印度洋、太平洋这两大洋的控制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东华省各岛都属于典型的热带海洋气候,陆地总面积不足2千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一个宁武县辖区,但其散布海域广达数百万平方公里,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