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的,阵地周围的枪炮声稀落了下来,最后就静悄悄了…
空降兵部队不愧是国防军的精锐,他们在经过与优势敌军6天的血战后,尽管几乎全部伤亡,但他们成功的守住了阵地,等来了己方的第一批登陆部队——国防军海军陆战1师一部,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
此战,联军的损失更为惨重,光是在机场周边方圆1千米的区域内就丢弃着近万具尸体,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以至于空降兵部队只能调来国防军登陆部队工兵团的推土机来帮忙清理战场。
国防军的第一批登陆部队由海军陆战1师的6个装甲机械化营组成,他们接管了空降兵空降场的防务,并在这个空降场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登陆场,迎接后续大部队的登陆,空降兵部队随即撤回马萨瓦基地休整。
后续登陆部队包括海军陆战1师的其他部队和陆军新1军的2个装甲机械化师,共计有官兵4万余人和上千台装甲战车、火炮和各型机械化车辆以及大批物资等,海运量空前巨大。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远程海上输送任务,海军使尽了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登陆舰和运输船,包括“山”级船坞登陆舰的改进型“山-甲”级船坞登陆舰4艘、“巨嘴鱼-丙”级登陆舰21艘和6艘海军后勤部的大型远洋综合运输舰,还征用了北宁远洋运输公司的十几艘大型远洋商船。
这其中,海军后勤部装备的6艘大型远洋综合运输舰凭借其巨大的重型机械化装备和物资运载能力、超过20节的高航速、出色的装卸效率等而令人印象极为深刻,3艘这样的运输舰就能装载下1个国防军重型装甲师的全部作战装备,而且凭借本舰舰载装卸设备就可自行完成装卸作业。能够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些综合运输舰,国防军的陆战王牌——重型装甲部队就没有大规模参战的可能。
首先在西奈半岛完成集结的海军陆战1师2个装甲机械化团在航空兵的空中支援下迅速向北突袭,一直推进到地中海海岸才停下,立即开始修建多座简易野战机场,进驻“天鹰-乙”战机。
紧随其后的陆军新1军粉碎了联军数次疯狂的突围行动后,构筑起了一条南起西奈半岛海岸,北至地中海海岸的防线,将西奈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分割开,两面作战,一面封堵西奈半岛上的联军,一面阻击从阿拉伯半岛赶来增援的联军,至始至终都没能使两面的联军会师。
尽管联军在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集结的总兵力已经超过30万人,但由于被林奇特遣队摧毁了指挥部,一下子损失了大批高级指挥人员,而优秀的指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