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功名,被留在京城,婆婆也是要去的。先父只有这么一个弟弟,婆婆是要跟着小叔生活的。”
老太太点点头,又看平夫人:“平夫人的老家是哪儿的?”
“我和相公都是江南东路土生土长的。”平夫人笑着说道,声音清脆,语调柔和:“我上有大伯下有小叔,相公打算趁着年轻,要到京城里看看,婆婆也很是支持我和相公。”
也就是说,苗月娥孤身一人,可以跟着舒家进京。而平夫人,也是能带着家人一起跟舒家进京的。
不过,能教导舒曼瑶的时间,大约就是三四年了,顶多了五六年。老太太心里默默的盘算了一把,曼瑶现在十三岁,再过三年十六岁,正好可以开始议亲。
那么,从时间上来说,苗月娥和平夫人,差不多是一样的,舒家又不是没钱,多带几个人少带几个人,完全没差别。
既然这个时间上的顾虑没有了,那就该看重点了——人品和学识。老太太自己虽然不识字,但是老太太有鉴赏能力,对书画这方面,也是能瞧出好坏来的。
“说起来,我倒是还有些遗憾。”老太太叹口气:“我早些时候,就想画一幅秋景图,江南的秋天,也是很有特色的,只是有些可惜,原本想着,我在江南呆的时间还长着呢,不着急,结果,现在可等不起了。”
老太太这话一说出来,苗月娥和平夫人就反应过来了,平夫人率先笑道:“这有何难?老太太若是不嫌弃,我回去就为老太太画一幅秋景图。”
苗月娥也表态愿意回去画一幅画,老太太喜不自禁:“那就太好了,我正可惜着呢,你们这一番心意,我必定会记在心里的。”
再往下说,就是问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情了,比如说,问问苗月娥平日里在家忙些什么,问问平夫人可有儿女,从这些问题里,再去推断平夫人和苗月娥平日里的为人。
“人老了,就有些精神不太好了。”问了差不多半个时辰,老太太往后靠了一下,转头拉了舒曼瑶的手:“曼瑶,这时候还早,你带着曹二夫人,苗夫人和平夫人她们一起到园子里逛逛,我让人准备了点心,等会儿你们回来用。”
☆、18 衣服首饰
“大姑娘平日里都做些什么?”进了园子,平夫人和苗月娥就不像是对着老太太那样紧张了,平夫人显得更活泼了,苗月娥脸上的笑容也有了几分真诚。
舒曼瑶有些不好意思的摇摇头:“之前就是去学堂听先生讲讲课,回来之后就是绣绣花什么的,并没有其他……”顿了顿,露出个有些尴尬的笑容:“并没有其他喜欢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