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宋几亲自做了龙头手,与一长者一齐率先撑起了龙头。紧接着,锣鼓声响,家家户户都点亮了自个板上的彩灯。孩童们从四面跑来,在一阵“日吉良时大吉昌,今日出灯最相当,风调雨顺五谷丰,国泰民安丁财旺。”的喝彩声中,脆生高唱:“龙嘴一呀张,财喜进家!”“龙头一呀搭,保国又保家!”
就在这一声声喜庆无比的叫喊声中,家家户户的板桥灯都拼接在了一处,大伙以肩扛板,很快,城中的队伍便蜿蜒了起来。
因着王子楚实在小,论个儿压根扛不住板,这时,待夜里锣鼓声响了,他便只好跟在王玉溪与周如水中间,倒如他自个画的兔儿灯似的,小小个人儿被护在最中。
呼呼啦啦的板桥灯队伍一路往前,队伍所经,但凡有宅舍的,家家户户都会放响炮杖,有的甚至还在家门前点起了香烛迎接,不论是谁,口中喊的都是,“天佑吾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有所谓,春为岁之首,烛乃光之源。鹏城百姓心手所持,做活龙轻舞,不过是为这最朴素,亦也最诚挚的夙愿,天地泰和些,叫风调,叫雨顺。家国不受外扰,有安居之所,有仓粮可食。
烛光所到之处,璀璨夺目,蔚为壮观。一盏盏彩灯绕城一周,飘忽旋转,时暗时明。
当所有人都在喊,“天佑吾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时,周如水却觉眼中酸涩,不觉便放慢了步伐。
她忽就觉得,过往一切皆是无错。过往的那种种,她做过的事,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均未有错。她前世抱憾终身,盼的就是如今这生机勃勃的周土。哪怕如今有外敌之患,哪怕她曾无数次的迷茫,却看见今日这一幕,她仍觉得值得。
既是值得,便该无所怨。
她下意识地抬头去看就在她身前的王玉溪,他们的肩头都扛着板灯,他始终在她身前,却又配合着她的步调。
队伍之中,有的妇人已是汗流津津,十分疲累。却她丝毫也不觉着累,就像腿边无忧无虑嚼着糖龙放肆奔跑的王子楚一般,她的肩头其实未有甚么重量,所有的沉重,从一开始,就都被王玉溪给扛了起来。
他独自扛走了所有的重担,就如他所言,若是未解,便会叫你恨我一辈子了。
她并不傻,只是有些痴。因着有些痴,便就会遁入迷洞。只因那是与她前世一般的痛,只不过前世那痛是真,如今这痛是假。
他亲手布下了迷局,他为她,为她周家,为这鹏城百姓,为这天下百姓扛下了一份重担,却无人知他所为,无人谢他深恩。
彼时,她怨愤犹在,她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