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要求当然比较严。
陶清不但没掉粉,还涨了一些。有些善良的路人,还给陶清贴上了好好配合宣传,认真琢磨角色的小鲜肉标签。
不过,也有路人觉得他背文言文,是刻意哗众取宠,少不了一顿讥讽,但那并不占转发流量的重心。
与粉黑爱恨都不同,《归宁皇后》的编剧自然也看到省委新媒体的采访视频,看完之后,她发出了一声惨叫声,吓得她家的猫一个激灵缩在墙角发抖。
在抛开所有成见的基础上,仅针对内容,编剧内心:我仿佛编了个假剧,想哭——
作者有话要说: “政者正也”是《论语》里的,《六言》并不存在,这里面半白不白的诗、词、赋、文、论,基本都是引用、化用或者乱用,※标明的都是这样的加工产物。非真实历史背景,不考据,看个乐呵的小白故事而已。
第5章 编剧内心是崩溃的
《归宁皇后》的编剧内心:
——这电影主要是省厅指示拍摄,但也有一点资本注入,不能完全不考虑市场票房。广积王子,一个出场不到二十分钟的角色,写成脸谱化的真善美小王爷,华丽救了香昌就领盒饭。只要天胜和香昌的历史人设大致不崩,其他角色碍于制作成本和宣发效果,需要为艺术效果阉割,不能完全按历史走的。
再说,广积王子在历史上的人设就很模糊,诗作和文论里几句忧国忧民,谁知道是不是应制写的?最重要的是——和天胜皇帝撞了。所以编剧本来打算,仅从他的年龄和成长环境,突出一个纯善又深情的人设塑造。还可以加个单箭头香昌皇后的三角噱头。在省厅的a省影视公司和其他私人影视公司各自诉求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是陶清那样的理解,显然是放大了广积王子的上位者情怀。
宣发方真是的,明明把剧本都提前给他们看了,为什么还是给陶清灌输那个方向广积王子的人设。不知道是宣发部门里的谁和陶清接洽的,搞不好是极端历史粉,什么‘遗穗荡尽,天寒岁暮’,她都不知道出处,一查居然是墓志铭上的玩意,这都叮嘱陶清背出来了,宣发方里有人搞事情啊。
第一版剧本都写好了。难道要大改吗?把《玉黍离》,《六言》的内容加进去,整个电影的结构,线索,大都要重来……如果广积王子要走救苦救民的寡淡路线,和天胜皇帝撞了,就要给他编写新的剧情。写什么呢?
编剧只好抑制住内心奔腾的草泥马,认命地重新去翻材料。愁得头发抓下来一大把。
《玉黍离》后记,广积王子赤脚踏进庄稼地,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