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的宝贝归我们家了?”
淳于扬点了点头:“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你们唐家守着张献忠船队里的半数金银,你家里真的有黄金。”
“……”唐缈说,“吹牛吧?”
淳于扬指着“杨玉梁”这个名字说:“这个人是明将杨展,在历史上有些名气,史书记载正是他伏击了张献忠。两相印证,吹牛的可能性不大。”
他继续:“隆武二年清兵应该已经打到四川附近,杨展的军队原本就是南明王朝抗清主力,打仗需要军资,他有充分的理由去截留张献忠的不义之财。看样子唐家不但帮助他大败了张献忠,还替他暂时保管着这一笔钱。”
唐缈问:“张献忠哪来这么多钱?抢的吗?”
淳于扬说:“敛财难道还有别的方法?这人转战的地方很多,包括四川、湖北、安徽、陕西等等,巨额的军费开支从哪里来?唯有抢掠。据说他开始抢藩王、官吏、富户,后来随着战事吃紧,所到之处无论皇亲贵胄或平头百姓一律不放过,连妇女头上的银簪子、耳朵上的银耳坏都强行拉下来,可谓贪得无厌了。”
唐缈点头:“所以这人就是臭不要脸,弄了个短命的小王朝作威作福,不但滥杀无辜,还搜刮抢夺人民群众,把好几个省都抄了家了,最后全用来为自己的野心服务,对不对?”
淳于扬点头:“对。李自成、太平天国等等均是一路货色,什么起义不起义、正义不正义的,就算刚开始是为了反抗,到后来说穿了也就是杀人、抢钱、圈地、享乐、掳掠妇女,可怜普罗百姓的血肉之躯,累累尸骨,都给他们做了垫脚石。你们唐家世代居住在四川,必定期盼物阜民丰,平安无事,所以参加阻击祸害川中的张献忠就顺理成章了。”
唐缈点了点头,又问:“我家祖宗把替杨展留的那部分金银财宝藏哪儿去了?”
淳于扬指着后边一页:“你看这里。”
只见也有一行小字,写得极尽简略:展死,埋宝于地。
“杨展死了?”唐缈问。
淳于扬回想说:“我记得杨展也是四川人,他死是因为赴了鸿门宴,死在自己人手里。这不奇怪的,那时候南明永历皇帝偏安一隅,朝政一团浆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这笔钱没能还给杨展?”唐缈问。
“嗯。南明小朝廷混乱不堪,内讧不断,唐家既然无法相信杨展以外的任何人,又不可能去投靠清军,只能将这批张献忠的财宝留下来了,一留便是三百年。”淳于扬说。
“你再看这里。”他将家谱翻到咸丰年间,在这段时间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