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安康,有了这一次的胜利,他再也没什么需要担忧的了。
街道上尽是缟素,乔夫人快哭断肠,乔老将军的子侄早已战死沙场,等季琛问她需不需要过继一位人过来继承乔家的传承,乔夫人却擦干眼泪,直接拒绝了。
乔夫人道:父亲在时我便提过这件事,他不需要嗣子。他说,想要将整个乔家都献给陛下,乔家的府邸拆一拆修一修,也能作为军校的一部分,还有不少兵书和收藏的武器,也都供给他们学习,真要说起来,这些学生都是接受了乔家的传承,他自然是有许多的后继者,一个姓氏已经不重要了。
季琛没有强求,只是记下这件事,叫人将乔老将军的一生战绩刻成碑文,等这里建成军校后,就立碑于此。
过去的秦相,如今该称呼为秦太傅,如今也过来了,他匆匆上了一炷香,口中念念有词,老乔啊,我还得多活几年。要是我们两个老家伙一次性都走了,陛下也会难过,夏国也会更加得意了。等再过几年,我们黄泉下再见,我再来告诉你陛下这些年都做了哪些为国为民的好事,我们越国又胜利了多少场。
季琛和白琦是换了常服,出来给乔老将军上一炷香,这场葬礼算不上多么盛大浓重,多数的朝臣都过来祭拜过,也算是祭奠这位为越国在边疆贡献了一辈子的老臣。
史册记载,乔老将军乔滨,一生少有败绩,有功于社稷,元兴二年十月,乔老将军卒,帝追封镇国公,谥曰忠武。
等到京都落下第一场雪,乔夫人拿着前线越国大胜的战报,在坟前点燃,诉说这一个月里陛下和那些大臣们一起努力,也不知道是不是哀兵必胜,越国居然反守为攻,成功打下了夏国的三座城池,如今越国彻底扭转了过去的形势,夏国想再加派军队,也得看自己国内有多少足够消耗。
如今越国一切安好,父亲,您想要看见的这一幕,终于实现了乔夫人说着说着,忍不住热泪盈眶。
元兴二年十二月,乔夫人出家,从此不问世事。
皇宫里。
我想着先停一停,季琛扫了一眼数据,揉了揉眉心,打赢一场不难,只是如今缺人手、缺粮食、缺武器,想要继续深入夏国境内,那就困难了。
季琛哪怕再想一次性打完,也不得不考虑后果,哪怕在现代,某国打下一处用了两个月,治理下来却花了整整十几年,最后还翻车了。
国内守卫还好,边疆之处少量反击也罢,到底是越国境内,或者是离边境不远,再远一点,战线拉太长,国内的基建又没有彻底做好,粮草运输跟不上,后期鞭长莫及,就是给夏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