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绘影指出,除该影片之摄制者确实拥有王赫颐之毛发与指甲屑等证物外,警方内部亦有传闻,表示在收集一定数量关于王赫颐之新闻碎片,并与该灌食影片进行比对后,多数项目小组成员均认为受虐者之眼神与王颇为神似。也因此,项目小组已假设王赫颐遭到囚禁凌虐,正积极追踪包裹来源中。
然而由于罪犯心思缜密,并未在包裹上留下汗水、皮屑等任何微物迹证。警方仅于短签上采得不甚清晰之半枚指纹。警方甚至怀疑该半枚指纹为歹徒刻意留下,意图借此干扰办案。由于线索不多,案情遂陷入胶着。
此即为著名之“pinky跳跳跳凌虐事件”之大要。然而尽管该案喧腾一时,侦查依旧迟无突破。时日既久,遂不了了之。
但事件尚未就此结束。2102年11月,于王赫颐失踪三年半后,俄裔英籍艺评家masha首度公开抛出阴谋论看法。于《art image艺术志》267期中,masha撰文表示,高度怀疑王赫颐的失踪只是个幌子,整起疑似囚禁凌虐之犯罪事件,均为其幕后操控之结果;而神秘包裹中之凌虐录像,其实就是当初王宣称即将执行的“pinky跳跳跳三号”。至于录像中受虐者是否即为王赫颐本人,masha则认为概率不大。“毕竟在受害者容貌已然面目全非的状况下,要设法制造‘该录像主角即是王赫颐’的错觉,亦非难事。而王赫颐本身既为策划者,则很难再亲自担纲录像主角。”masha也坦承,此等阴谋论其实在艺术界流传已久,他本人只能算是首次将之公开陈述而已。“……我认为,包括王自身之失踪、事前向媒体友人的放话、事后媒体之报道、舆论纷扰与揣测;甚至我自己目前的公开看法等等,一切尽在他的规划与算计之内。……如果我猜得不错,王赫颐正是想设计一个由众人参与所完成的行为艺术作品;而这个作品就是‘pinky跳跳跳三号’。”
严格说来,masha的说法仅属臆测,并无其他任何有力佐证。人类联邦政府警方则公开呼吁masha若持有新事证,应尽快提供,将针对此案重启调查。然而于该文章刊出后之下期《art image艺术志》268期中,masha再撰长文,针对“pinky跳跳跳系列”做出评论。于此一名为“连续回路——论王赫颐《pinky跳跳跳》系列作及其争议”的艺评文中,masha论述,艺术创作的思维是自由的,而行为艺术与一般社会观感、社会习俗之间的冲突早在古典时代已然有之,常见于某些需要表演者裸露身体的行为艺术之上,并非始自今日。事实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