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掖庭,事上勤谨。宣德初年封庄妃,历进贵妃、皇贵妃。历朝皇贵妃由后始。妃无子,取孝洁皇后子,即后端宗也。端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概因土木之变,后实有力也。景泰十四年,后卒,上初意谥为孝贤皇后,大学士徐元玉以息宗事,后微有嫌疑,谏曰不可。端宗崩,汪太后复以嫌疑故,废为庄毅贵妃。太后崩,睿宗重尊为孝庄皇后。后有女善化公主,驸马张常。
起起伏伏、曲曲折折的一生,最终落定史书中,不过如此百余字。徐循一生的缩影,似乎尽在其中。
至于是否贴切,观者不在意,死者又怎会在意?不论真伪、不论褒贬、不论曲直,不论他人笑,他人哭,别人的笔,决定不了她的一生。生前无法,生后更无法。
即使再无人知晓,总无人在意,她总是来过,总是活过自己一生,这一点,她自己明白就好。
书成那一刻,来自燕山的风,吹过封土堆上的茕茕青草,关于徐循一生的无数画面、无数缩影,仿佛化为流光,纷纷往书中投去,在闪烁间,终于落定纸面,百余字间微光流动,过了一小会,方才黯淡下来。
观者匆匆一扫,这一页书,很快被翻了过去,下一页,又不知是多少人的悲欢离合了。
#
一元逝去一元起,宫里又何曾有过真正寂寞的日子?烧毁过,重建,崩塌过,重修,几经更名反复,原来的南内成了御苑,清宁宫也成了慈宁宫,至于永安宫,更是早被改了许多名字,如今,已经是被唤为翊坤宫了。
“刘娘娘仔细脚下。”宫女们前呼后拥间,一位华服少女莲步轻移,踱到了这条巷子里。
“这便是贵妃庙了。”她略有几分好奇地打量着这小小的院落。“听闻前朝睿宗年间,王贵妃便是在此庙前得了睿宗青眼,这庙宇,是因此得名吗?”
“故老相传,都说是灵验无比。”陪侍的嬷嬷笑道,“不过却不知是从何起源了,娘娘果然博闻多识,奴婢等都是不如了。”
“在家翻阅前人笔记时,偶然记起而已。”刘娘娘微微一笑,“既然散到了这里,那便拜一拜吧。”
也不待众人说话,她便拎起裙摆,徐徐进了庙前,洗手要香,又在那面目模糊的泥像前跪了下来,在心中默祷道,“信女刘翠儿,侥幸应选入宫,得封德妃,请贵妃娘娘保佑信女早得陛下垂青,早生太子,长命百岁、万福万寿。”
想到陛下那年轻而英俊的容貌,和蔼的表情,刘娘娘不禁微微红了脸,慎重拜了数拜,又在心中发了几个香烛愿,这才站起身来。
“咦。”偶然瞥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