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连想都不愿想起,在皇帝的pov里也难以提到,因为他的性格不可能如此坦诚地直面自己。在决裂之后,他对孙后的状态较为反复,时而怜惜时而残忍,都是性格使然。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和徐循之间不存在真爱,皇帝和孙后的爱是青涩而混沌的,并没有过多的复杂元素。他和徐循的爱是痛苦而挫折的,皇帝必须不断让步,不断摧毁自己身为上位者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认知,他必须面对一个难以面对的事实:他和徐循本质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平等的个体。这对皇帝的高傲是极大的打击,即使他已经隐隐认可了这一点,他依然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也就是准备自己的死亡时才能面对这点,承认徐循一直以来对他的拒绝都是有道理的,承认徐循和他相对平等,在死亡跟前,他和徐循终于解决了一直以来都埋藏在他们之间的老问题。只可惜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皇帝活得够久,也许在死前他也会达成和孙后的和解,可惜死亡来得太突然,他和孙后之间混乱的感情状态只能永远残余下去。
柳知恩的爱情线:……对不起,也许击溃了很多人的想象,柳知恩没有爱情线,他并不如大家所想的一样私自爱慕徐循。在柳知恩的一生中他唯一不允许自己拥有的感情就是爱情,理由他多次和徐循阐述过,他幼年净身,对女子没有欲念。没有肉.欲的爱情终究并不完整,对柳知恩来说,徐循是和他相似的个体,都因为清醒而痛苦,但也都有一致的抗争精神。他愿意帮助志同道合者,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生命,因为对柳知恩来说,生命和信念相比并无足轻重。他也希望徐循能幸福,但他对徐循没有爱情不能或缺的占有欲。后期柳知恩意识到徐循对他的误解,但他并不会为了澄清这份误解,或是让徐循安心而去选择娶妻生子,柳知恩不是为爱牺牲奉献的类型,他是个独立而自给自足的个体。然而徐循对他的确有不同的意义,他们的关系难以界定,也很难找到彼此相安无事的默契,一直有涌动的紧张感,是一个悬而未决,只能逃避的问题。
……这个后记比尾声字数还多啊喂,哈哈,最后说下贵妃的创作目的吧。
我其实没什么创作野心,贵妃的创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悦己。这篇文是我看宫斗文看不爽的产物,所有元素都是为了满足我本人的yy而写,并不存在‘这样写市场反响会更好所以就这样写’的思绪,这两者其实也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这篇文是为了满足自己,也许下一篇文就会满足市场,都是很正常的事。
究其根本,我对很多宫廷文都有几点不满,第一点,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